工業4.0通過機械、技術和設備數字化生產流程、質量保證、維護、規劃、預測、創新與發現、上市時間、供應鏈效率以及制造生態系統的許多其他方面,徹底地改變著中國制造業。但事實上中國工業的數字化仍遠遠落后于美國。一項研究表明,2013 年,美國的數字化程度是中國的 4.9 倍,到 2016 年已縮小到 3.7 倍。
近日,西門子金融服務公司(SFS) 發布了一份新的調查報告,提出了國際專家對領先的半數制造商實質上遷移到工業4.0生產平臺的時間點作出了預計。研究表明,每10家大型制造商中,就有8家已經試點了重要的工業4.0項目(相比之下,大約一半的中小型企業已經試點了重要的工業4.0項目)。雖然這兩類型企業在向數字化轉型競爭中存在巨大差距,但研究還表明,在專業金融工具的幫助下,中小型企業可以更好地投資于工業4.0,因為盡管大型企業在規模和市場力上占有優勢,但其數字化轉型也可能因此變得更為復雜。
工業4.0轉型帶來的挑戰往往圍繞著融資問題展開,可通過付費訪問或設備與技術融資、技術升級與更新融資、軟件融資、為成果付款式融資等方法實現可持續數字轉型。
(美通社,2019年4月9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