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世《粵港澳大灣區人力資源白皮書》從宏觀經濟與投資、人才環境、薪酬福利、生活成本與質量等四個維度全方位研究了大灣區的區位特征及優勢。根據《白皮書》,人才環境和薪酬福利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的優勢之一。大灣區擁有大規模的常住人口和年輕化的人口結構、豐富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和極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造就了大灣區得天獨厚的人才環境。在政策方面,大灣區極力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創新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為其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常住人口超過6,957萬人,占全國人口總規模的5%左右。人口增加不斷提高地區的人力資本,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注入活力。另外,2017年末的人口調查顯示,大灣區人口年齡結構表現出“年輕化”的總體特征。人口年齡結構較輕,勞動力人口比重高,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充滿活力,灣區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動力強勁。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大灣區內高等院校數量超過180所,其中包含兩所“985工程”高校。此外,國家教育部在廣東省成立了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3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為廣東省的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薪資水平方面,《白皮書》顯示:2014-2018年5年內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各大地級市最低工資年度復合增長率最高為其三線城市,其次為廣州市。深圳市雖年度復合增長率低,但其最低工資水平仍領先于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東省其余城市。
(美通社,2019年6月26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