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烏拉圭大使館主辦,地球集市平臺協辦的“融合并置 -- 烏拉圭及中國貴州藝術交流計劃”巡展首站日前在烏拉圭大使館藝術空間展覽正式開幕。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里斯致辭并與策展人莫偉康、策展人兼地球集市負責人錢燕君、非遺研究專家李峰和烏拉圭孔子學院學生參與開幕儀式。此次展覽展出了來自烏拉圭的伊內、毛睿秀和來自中國貴州的姚運、姚靈四位藝術家的繪畫、裝置、影像等當代藝術作品。
烏拉圭藝術家伊內(Ines Agresta)、毛睿秀(Mauricio Paz Viola)現都生活在北京。藝術家伊內(Ines Agresta)通過紡織面料裝置作品來表現神秘的拉美文化,她的藝術融合了極為強烈的邏輯性與自發性。而烏拉圭藝術家毛睿秀(Mauricio Paz Viola)則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曾在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和西班牙的大學的藝術博士課程中出現。
姚運和姚靈是來自中國貴州的藝術家姐妹,現工作生活在北京。姚運的裝置作品通過對廢棄物的重新再利用為出發點,以回收的礦泉水瓶等材料構筑的幾何形裝置,結合霓虹燈的絢麗效果,并加入與觀眾的互動設計,向人們展示了藝術家對于人類生存環境問題的關注。姚靈的影像作品探討的是抽象語言的影象化呈現。她汲取了貴州非遺文化藝術“撮泰吉”(cuo tai ji)(彝族“變人戲”,彝語稱為“撮泰吉”,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的傳統藝術元素,追溯自身內部與外部之間難以理解的聯系,試著把這些記憶拼湊起來,讓其自己和它者相互聯系,并相互消解。
這四位藝術家都從他們的文化背景出發,用當代藝術形式向人們展現了他們不同的藝術思想與創作理念。同時也透過幾位藝術家,對人文自然和中國文化的感悟,以藝術這種無疆界的語言和觀眾溝通。他們的作品并置展出,讓人們更多地可以看到文化的差異所形成的多樣化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這也是當代藝術全球化給人們帶來的較深刻的,同時也是較為直觀的視覺感受。這些作品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超越和延展。中烏兩國的四位藝術家對問題的思考、對世界的感知與表達方式都有著各自獨立的方式方法,同時也打開了文化交流的新窗口。
(美通社,2019年8月6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