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產權組織《世界知識產權報告》分析了幾十年來成百上千萬份專利和科學出版記錄,之后得出結論,創新活動合作日趨緊密,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其主要來自少數國家的幾個大型集群。在2015年至2017年間,僅約30個大城市熱點就占據了專利總量的69%和科學活動的48%。這些城市主要位于以下五個國家——中國、德國、日本、大韓民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該報告認為,創新合作日益緊密。在2000年代早期,所有科學論文中的64%由科學家以團隊形式完成,所有專利中的54%由發明人團隊獲得。到2010年代后半期,這些數字分別增至近88%和68%。
合作在本質上也變得更加國際化。在2017年,由位于不同國家的兩名或兩名以上研究人員共同開展的科學合作份額從1998年的15%增至2017年的26%。在專利方面,國際合作發明所占份額持續攀升至2009年的11%,但在此后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某些國家的國內合作迅速增長。大多數國際合作發生在頂尖的大城市熱點地區。排名前十的熱點(舊金山-圣何塞、紐約、法蘭克福、東京、波士頓、上海、倫敦、北京、班加羅爾和巴黎)占全部國際合作發明的26%。位于美國的熱點是全球合作最為緊密的熱點。
(美通社,2019年11月12日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