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亞洲銅周期間,由國際銅業協會承辦的技術研討會于11月21日下午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舉辦。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國內外銅產業鏈及研究機構的技術和市場專家,共同探討銅在關鍵終端應用領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銅工業將如何助力未來可持續發展進程。交通運輸是銅的重要終端應用市場之一。中國近十年的經濟發展加速了城鎮化進程,同時帶動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以及工商業發展也對物流運輸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動中,由國際銅業協會支持,Brilliance Consulting公司完成的最新研究指出,隨著未來中國交通運輸繼續邁向電氣化、互聯化和綠色化發展時代,該領域整體的銅需求量或將有所增加。
2009年以來,由于運輸需求增加、交通方式轉變以及科技進步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銅材料被應用于交通運輸領域設備及基礎設施中。最具代表性便是近些年高速發展的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電動汽車。2018年中國在該領域的銅需求量約為175萬噸,其中最大的細分市場為汽車和公路運輸,銅需求量約為61萬噸。其次是列車和軌道運輸,銅需求量約43萬噸。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未來中國的交通運輸行業將呈現電氣化、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和綠色化五大發展趨勢,其中電氣化、互聯化和綠色化三大方向有望進一步增加銅在該領域的需求量。為進一步滿足減排要求,越來越多的汽車將由電氣驅動,進而需要更多的銅材料用于制造其中的電機和電池等關鍵部件,并建設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同時人們對安全和環保的更高要求,也意味著性能出眾且能夠100%回收的銅材料將在各類交通運輸設備中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此外,更多的新科技和新產品將被應用到交通運輸領域,對未來幾十年銅在這一領域的應用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在電動汽車中引入鑄銅轉子電機,旅客列車全部實現電氣化,以及在電動自行車中以鋰離子電池替代鉛酸電池,都將為銅的使用帶來新增長點。根據該研究報告的基準分析估計,到2025年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的銅需求量或將達242萬噸,到2030年或將達331萬噸。
(美通社,2019年11月22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