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布了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產品研發線和專項研發線的相關進展。2019年,拜耳產品研發線取得逾55項主要項目和配方進展,為全球種植者提供450多種全新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商業雜交品種及新品種。拜耳作物科學年度研發投資達23億歐元,幾乎是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研發經費的兩倍。拜耳擁有業內最豐富的產品研發線,持續將研發投入轉化為創新產品,應對來自種植者、消費者和環境等方面的多種復雜情況,銷售峰值預計可達300億歐元。
拜耳宣布了一種全新的除草劑分子:30年來首款新型大田苗后除草作用方式。多重雜草控制作用方式,對管理除草劑抗性和促使形成免耕農業等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發現新除草劑作用方式是一項行業挑戰,但是拜耳持續投入,運用領先的化合物庫和先進的篩選能力,取得了突破。拜耳公布了一種正處于早期研發第2階段的分子,早期研發表明,該分子能有效控制主要雜草。這項工作證明拜耳的一項長期承諾取得了進展。該承諾包括在今后十年內投資約50億歐元研發多種雜草對抗方法。與該化合物的研發密切相關的是一項與其對應的抗除草劑生物技術性狀研發項目,初步方向目前正在評估中。
通過作物管理靈活性變革,拜耳的矮稈玉米有望帶來環境可持續發展效益。由于該品種比現有雜交大田玉米矮幾英尺,該產品以讓種植者為應季作物種植進行精準投入為理念,例如,可以在作物需求時節施撒氮肥。一些矮稈玉米雜交品種的種植間距還可以縮短,從而能在同樣的土地面積上提高玉米產量,還可能降低土地和用水需求。矮稈玉米還有助于改善作物直立性,包括提高帶皮玉米穗和莖稈抗倒伏能力,有助于降低極端氣候下大風等惡劣環境條件造成的作物損失。拜耳公布了矮稈玉米的育種和生物技術方法均提升至研發線第3階段,以及第三種獲得矮稈玉米的途徑,這一處于發現階段的項目已經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得到驗證。(美通社,2020年2月17日德國蒙海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