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企業資訊看點:愛慕股份5月31日登陸上交所。阿斯利康中國北部總部正式啟用。奧森多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在滬揭牌。拜耳與阿里健康開展深度合作。三一重工躍居世界第二大重型設備制造商。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全線投產。圣戈班在河南禹州組建合資公司。匯豐銀行出售美國加州零售業務分行。希爾頓攜手飛豬拓寬雙方會員生態體系。復星旅文旗下托邁酷客發布高端游品牌“酷Plus”。
一周最受關注十大企業新聞
1愛慕股份5月31日登陸上交所
國內貼身服飾行業龍頭愛慕股份5月31日正式上市,登陸上交所。據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線下零售渠道的監測數據:2018年至2019年,在女性內衣市場,愛慕(Aímer)的市場綜合占有率連續排名行業第一;在高端女性內衣市場,蘭卡文(La Clover)的市場綜合占有率連續排名行業第一;在男性內衣市場,愛慕先生(Aímermen)的市場綜合占有率亦連續排名行業第一。
2阿斯利康中國北部總部正式啟用
阿斯利康中國北部總部正式啟用。阿斯利康中國北部總部是阿斯利康中國區域總部戰略在今年的首站落地。在北京市政府及經開區的支持下,阿斯利康中國北部總部將覆蓋包含京津在內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運營管理及市場等事務,聚焦智慧醫藥科技相關產業布局,不斷推動創新技術在生物醫藥以及大健康領域的開發和應用。隨著北部總部的啟用,基層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北京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落戶經開區,同時,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北京辦公室也遷至經開區。
3奧森多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在滬揭牌
奧森多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在上海浦東外高橋保稅區掛牌。從強生獨立后,奧森多于今年初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不斷擴大自身在急診檢驗和輸血領域的獨特優勢。本次揭牌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是奧森多總部研發中心以外的重要創新平臺,將專注于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服務,也是奧森多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全面開啟本土化創新的一大重要舉措。奧森多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推動數十個符合中國本土醫療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上市(包括設備和試劑);同時,計劃通過人才引進、加大本土及國際合作等多項措施,進一步提升在中國的運作能級,加速構建中國市場“研—產—銷一體化生態圈”。
4拜耳與阿里健康將在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5月25日,拜耳與阿里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探索抗凝類藥物的患者管理業務,并將在藥品新零售、患者教育、在線醫藥服務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目前,行業在患者管理上面臨的挑戰,一是作為服務提供方忽略了患者與家屬感性層面的需求,二是在病程管理上關注單產品、單場景,忽略醫療服務鏈條的完整性。依托于阿里健康領域生態布局、自營鏈路及倉配體系,雙方還將在互聯網醫院項目、藥品新零售業務進行合作,共同探索線上處方流轉新模式,以期實現慢病患者的線上服務及全程管理。雙方還計劃共建藥品業務品牌旗艦店。
5三一重工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重型設備制造商
第19期《福布斯》年度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該榜單依據市值、銷售額、利潤和資產這四大衡量標準,評選出全球最大的2000家上市企業。三一重工位列榜單第468位,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重型設備制造商,僅次于卡特彼勒(Caterpillar)。今年,三一重工憑借144億美元的年銷售額、22億美元的利潤、193億美元的資產和412億美元的市值,榜單排名上升235位,首次躋身《福布斯》全球企業500強。
6全球最大風電塔機下線,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全線投產
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二期開園活動暨全球最大風電塔機下線儀式在湖南常德舉行。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總占地面積740畝,固定資產總投資18億元,規劃年產值200億元,在國際上遙遙領先。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全線投產,形成一座“智能工廠”、二個“燈塔車間”、三座“智能立庫”、四條“黑燈產線”的生產格局,中聯重科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塔機制造商,市占率長期保持全球第一。當天,中聯重科還舉行了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LW2340-180的交付儀式。該產品最大額定起重量為180噸,固定式最大起升高度為180米,最大工作幅度為68米,可覆蓋6兆瓦及以下陸上風力發電機組的吊裝。
7圣戈班在河南禹州組建合資公司
圣戈班宣布在河南省禹州市組建合資公司,并成為控股方。這是圣戈班集團在中國市場推行快速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投資。合資公司成立后,將在禹州市興建一家新工廠,包括一條年產量達到15萬噸的建筑用石膏粉生產線和一條年產量達到3700萬平方米的石膏板生產線,從而滿足中國中部地區的建筑市場需求。圣戈班于1985年進入中國,目前擁有54家生產基地以及8000余名員工。
8匯豐銀行出售美國加州零售業務分行
國泰萬通金控公司附屬公司國泰銀行與美國匯豐銀行達成收購和承接協議,收購匯豐銀行10家位于加州的零售業務分行,以及與美國匯豐銀行在西岸的大眾零售銀行業務和零售商業銀行業務相關之貸款及存款。國泰銀行不會收購或承擔與匯豐銀行的經紀業務、私人銀行和高凈值業務、或非零售商業銀行業務有關的貸款或資產。這項交易預計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但須待監管部門批準。截至2021年3月31日,收購的貸款總額約為8億美元,存款總額約為10億美元。
9希爾頓攜手飛豬拓寬雙方會員生態體系
近期,希爾頓與阿里巴巴旗下飛豬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拓寬雙方會員生態體系,飛豬會員可以分等級匹配成為希爾頓會員,尊享更多希爾頓榮譽客會的會籍禮遇。希爾頓不斷加深線上滲透,持續拓寬數字化的會員渠道。通過此次上線希爾頓飛豬專屬會員禮遇,希爾頓意在與消費者建立更廣泛且直接的聯系,滿足消費者數字化需求的同時提供更精準的會員及旅游服務。
10復星旅文旗下托邁酷客發布高端游品牌“酷Plus”
Thomas Cook托邁酷客宣布推出全新高端游品牌“酷Plus”。“酷Plus”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消費能力較強且旅游經驗豐富的消費者對于度假方式和目的地體驗更高層次的探索和追求。該系列產品以私家團為基礎,在旅游路線設計上精益求精,聯合當地優質資源開發,帶游客探訪地道的小眾景點,體驗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除了24小時管家服務,VIP禮遇,全程高端住宿和交通接駁之外,還有資深玩咖陪伴游客領略網紅線路,協助社交媒體形象打造等亮點。
行業觀察
人力資源 | 前程無憂與應屆生求職網聯合揭曉2021中國大學生喜愛雇主榜,123家企業入選。榜單中,國有企業占到34家,民營企業30家,海內外上市企業60家。較多來自汽車及零配件(19家)、快速消費品/零售(18家)、計算機/消費電子/通信(15家)、會計/金融/銀行/保險(14家)和制藥/醫療(10家)。參選企業填寫包括雇員規模、招聘量、人才需求結構和薪酬福利創新等數據問卷,提供最近兩年的包括高校人才培養計劃、校園投入和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公益活動等多項實踐案例。評選期間,對50所以上重點院校的應屆畢業生的工作意愿、求職方向和雇主品牌的喜好進行調查。
人力資源 | Catalyst在一項全球調查中發現,92%的員工表示他們正經歷著與工作場所、新冠疫情工作體驗和/或個人生活相關的壓力所帶來的職業倦怠 -- 它將其稱之為“工作危機”。3種類型的倦怠現象包括工作倦怠、新冠疫情導致的工作倦怠和個人倦怠。研究人員表示,改善員工福祉以及提高生產力、創新、員工保留率和包容性的一個解決方案是實行遠程辦公。在公司提供遠程辦公選項(包括靈活工作地點、分布式團隊和/或虛擬工作/遠程工作/居家工作)的情況下,與沒有遠程辦公機會的人相比,員工的工作場所倦怠率據報告下降了26%。與沒有遠程辦公機會的人相比,有遠程辦公機會的員工在下一年跳槽的可能性降低了30%。
健康消費 | 益普索Ipsos發布《90后養生日志》數據顯示,情緒健康(26%)、身材管理(22%)、睡眠改善(14%)是90后的前三大健康訴求。同時,位列前三的高增長健康需求為睡眠(+25%)、脫發(+22%)和口腔問題(+20%)。他們追求藥食同源,內服外調兩手抓,同時普遍認為攝入類食物與產品的選擇都能對養生起到效果。在內服的食品中,保健品成為眾多選項之一,且同比去年增幅達40%。益普索還將90后養生人群細分成六大類:堅強打工人、佛系養生黨、精致愛美族、自律健身黨、NZND熬夜黨、年輕家庭。
投資目的地 | 華南美國商會發布《2021年廣州經濟情況特別報告》,廣州連續四年被評為最佳投資城市。報告顯示,約九成受訪企業表示已在廣州實現盈利。剩余還未盈利的企業預期將在兩年內或者更短的時間內盈利。43%的企業相較于2019年增加了在穗實際再投資,而在新冠疫情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僅20%的企業減少了投資。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或轉移投資到廣州的首要因素是廣州市場的增長潛力,其次為政策利好及其他國家及地區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約七成受訪企業表示在未來三年將在廣州有擴展業務或經營的計劃。大部分受訪企業表示選擇在穗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廣州市場增長的潛力,其次是毗鄰港澳臺地區的優勢以及廣州更好的基礎設施。
投資目的地 | Luxury Portfolio International對世界最富裕家庭進行的一項全面調查研究顯示,夏威夷在國際豪華地產購買者的購房目的地中名列第一,有五分之一的此類買家意欲在地處熱帶的夏威夷尋求購買住宅。全球一流目的地還包括美國本土(8%)、法國(6%)、中國(6%)、新西蘭(5%)、墨西哥(4%)、希臘(3%)和加拿大(3%)。投資物業是購買房屋(27%)和度假住宅的最普遍原因之一。買家還表示,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相對較新的獨戶住宅 -- 房齡最好不超過五年。
市場營銷 | 2020年中國首席營銷官(CMO)調查報告出爐,旨在反映中國市場營銷變化的晴雨表以及趨勢圖。當被問及對中國未來三年的經濟發展前景持何種態度時,68%的受訪者持樂觀態度(包括“非常樂觀”和“較為樂觀”)。持“非常樂觀”態度的行業TOP1為房地產業。持“較為樂觀”看法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和“金融業”。持“較為悲觀”看法的前三大行業分別有“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和“教育/培訓業”。49%的受訪者表示企業增加了市場營銷的投入,65%的受訪者表示企業增加了產品開發的投入。54%的受訪企業于2020財年增加了內容營銷方面的支出,2019財年這個數字為37%。41%的受訪者表示所在企業于2020年參與了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