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興咨詢(Universum)首次公布其2021全球人才調研中國區數據。今年該項調研共收到來自中國108所重點高校的近六萬名學生的回答。除了持續跟蹤中國未來人才的職業訴求和偏好,調研也揭示了中國大學生畢業后的理想工作去向。今年,阿里巴巴和華為依舊分別蟬聯中國商科及工科學生心中最具吸引力雇主的第一名。
大學生畢業后的理想工作地點,首選還是其畢業大學所在的城市。從總數上看,主要還是集中在北上廣深。一個有趣的發現是:無論是一線城市之間的競爭,還是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之間的競爭,與往年相比都更加激烈。
“沒有足夠了解這家公司”依舊是大多數學生沒有將一家企業視為理想雇主的首要原因。當下學生了解企業的渠道主要還是以社交媒體和招聘網站為主,其次是線下招聘會。根據調研結果顯示,對于了解雇主的線上渠道而言,企業招聘官網(59%)、企業官網(57%)、微博(36%)、百度搜索引擎(33%)、微信朋友圈(28%)、企業微信公眾號(26%)、微信社群(25%)、抖音(25%)、微信KOL(23%)、知乎(21%)、騰訊微博(19%)、企業領英賬號(14%)、B站(13%)和小紅書(12%)等成為學生獲取雇主資訊的多種來源。
職業發展和工作環境是中國Z時代學生對職場未來的首要考量。在企業人文關懷層面,學生的首要選擇是“富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工作環境”,同時他們普遍認為雇主體現出人文關懷的關鍵在于其“友善和諧的工作氣氛”和“致力于多元化和包容性”;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學生的首選是“未來職業生涯的良好支撐”,其次是“清晰的成長路徑”和“未來收入高”。學生也會著重考慮“專業培訓和發展”和“穩定的工作”;在企業形象塑造層面,中國學生更看重“企業的市場地位”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在取得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面,學生最看重的是個人興趣與職業發展的一致性,這也代表了新生代首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心態。
2021中國學生調研的其它發現包括:
本土IT/互聯網企業在各個專業大類都備受歡迎
除了分別榮登商科及工科第一,阿里巴巴和華為在其他專業學生心中同樣備受歡迎。本土互聯網巨頭騰訊、百度和京東在各個專業大類中的排名也都位居前列。除此之外,優秀的本土IT互聯網企業,如小米、聯想、字節跳動和網易等,排名亦在前列。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迅速加入到互聯網人才競爭的快手科技今年第一次入榜,也深受同學們的青睞。
本土互聯網企業以有競爭力的薪酬和高工作強度著稱,而依據調研顯示,這些企業最吸引Z時代人才的是其創新精神以及有創造性和活力的工作環境。
國有企業和本土品牌吸引力持續上升
當被問及畢業后的規劃時,有超過一半的中國學生表示他們有意為本土企業工作。其對學生的吸引力持續增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行業中:銀行業(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第一次同時躋身于商科學生心中的十佳之選)、通訊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興通訊)以及家電行業(美的和海爾)。
除此之外,近幾年專業服務與咨詢行業以及傳統制造業對學生的吸引力呈下滑趨勢。由于疫情的影響,今年快消、旅游和酒店行業也呈現下降趨勢。
當問到國有企業、本土企業及跨國企業相對于各自的優勢時,學生們認為國有企業因“穩定的工作”、“企業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標準”而脫穎而出;本土企業以“富有創造力和活力的工作環境”、“市場地位”和“發展迅速”奠定口碑;跨國企業則憑借“與全球客戶及同事交流”、“對深造學習的贊助”及“彈性的工作條件”來吸引人才。
遠程工作
中國大學生比較于其他市場的學生在遠程工作上的意愿度相對偏低,但也有超過一半的中國學生表達愿意接受遠程工作的機會。同時學生們對遠程工作的顧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遠程工作意味著將失去在工作場合中的重要會議和積極性、企業可能會偏愛在單位工作的員工以及被孤立并且錯過和同事的社交聯絡。
畢業后平均期望月薪小幅上升
今年中國大學生對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期望月薪為9,569元,比去年8,996元有小幅上升。同時女生與男生在薪酬期望值上還有6%左右的差距。
職業性格
此外,今年優興咨詢的調研延展出5類嶄新的職業性格:果敢行動型、闖蕩世界型、銳意突破型、積極變革型和全面均衡型。與其他市場的學生比較,中國學生更趨向于行動型和突破型,在追求績效和創新的同時也更加期待快速的職業成長和回報。
(美通社,2021年6月23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