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聯(lián)重科常德塔機智能工廠舉行全球最大上回轉塔機下線儀式。
此次下線的全球最大上回轉塔機型號為W12000-450,是中聯(lián)重科為建設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 -- 常泰長江大橋特別打造的塔機。該產品重達4000噸,額定起重力矩達12000噸米,是全球首臺超萬噸米級的上回轉超大型塔機,其最大起重重量達到450噸,最大起升高度400米,相當于可以一次起吊300輛小轎車至130層樓的高度。
常泰長江大橋是一座特大型橋梁,建設荷載超大、跨徑超長,主跨達1176米,是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根據大橋設計方案,需要超大型塔機才能滿足其施工工法 -- 將400噸的預制混凝土件吊裝至近400米的高度,中聯(lián)重科特別研制了W12000-450塔機滿足施工需求,產品進駐項目后將主要用于該項目5號墩主塔中塔柱和上塔柱吊裝施工。
目前,大橋已進入塔柱施工階段,即將開始世界上第一高塔的鋼筋部品和大節(jié)段吊裝施工。在完成常泰長江大橋施工后,W12000-450塔機還將持續(xù)助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 -- 安徽巢馬長江大橋。
超大型塔機關鍵技術復雜,安全可靠性要求高,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創(chuàng)造新紀錄,勇闖無人區(qū),更需要技術的創(chuàng)新;超大的體積、重量,以及焊接等高要求,更需要生產工藝的匹配。
“在結構型式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我們重新建立了結構剛性、穩(wěn)定性、模態(tài)分析的計算平臺,標志著中聯(lián)塔機設計進入了自由王國”,中聯(lián)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W12000-450塔機運用了中聯(lián)重科自主創(chuàng)新的分體式平頭單臂架技術、桿系單銷榫頭特大標準節(jié)技術、“八金剛”平滑大變小頂升過渡技術等多項世界首創(chuàng)技術,從而讓W12000-450塔機不僅實現了萬噸米級的強大起重性能,還從運輸、裝拆等方面確保產品的便捷性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
除了在研發(fā)設計上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外,生產制作也是極大的挑戰(zhàn)。這一臺龐然大物用了近4000噸鋼材,單件最大尺寸為14米*6米*6米,單件最大重量達66噸,焊縫總長達5.8公里,要制作這樣一臺體型大、焊接難、精度高的塔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
“在全球最大的塔機智能工廠的超大塔車間,我們采用數字化焊機搭載T型接頭全熔透焊接技術,攻克了超厚板焊接開裂的技術難題。投入了十余臺高精數控加工中心,完成了超長超寬超重部件的精密加工。我們建設了超大水性涂裝線,確保大型工件涂裝無死角、海洋級重防腐。在智能工廠6個超大車間、200名大塔工匠,經過136個日夜奮戰(zhàn)下,大國重器成功面世”,中聯(lián)重科副總裁、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總經理唐少芳介紹。根據中聯(lián)重科塔機智能工廠規(guī)劃,可生產覆蓋80噸·米~20000噸·米的全系列建筑起重機械產品。
在此次生產中,通過智能化柔性工裝,極大地縮短了產品交付周期,制作周期僅用了4個月,采用傳統(tǒng)的生產制造工藝生產周期至少需要12個月。(美通社,2021年10月26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