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年以來的人才供需和就業形勢如何?實現穩就業的工作目標面臨哪些挑戰?供需錯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該如何解決?中智2022年以來開展了一系列人才與就業相關主題的調研。
2022年超四成企業人員編制增加,招聘需求同步擴張
從人才需求來看,中智調研顯示2022年42%的企業人員編制增加,其中大部分企業擴編幅度在10%以內,少數企業擴編幅度在11%-30%之間。另外四成企業人員編制和去年基本持平,不到兩成企業人員編制縮緊或減員優化,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從全國企業招聘需求來看,企業社招和校招需求同步擴張,分別有45%和36%的企業社招、校招需求增加。企業擴招的崗位主要為銷售、研發技術和一線藍領人員。相比而言,上海企業的社招需求更為旺盛,51%的企業社招人員數量增加;但校招需求相對較弱,29%的企業校招需求增加,四成左右企業校招需求減少/凍結或沒有校招計劃。
高科技、醫藥、新能源等行業招聘需求增加,地產、互聯網、服務業需求減弱
人才需求擴張:高科技、醫藥健康行業中大部分企業經營以增長擴張為主,人才需求也同步上漲,有近六成企業招聘需求增加。高科技行業中集成電路、5G通訊、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硬件、物聯網等是人才擴招的主要領域,醫藥健康行業中生物醫藥、疫苗、檢測試劑、在線醫療等領域人才需求增加明顯。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行業的人才擴招需求尤為顯著。
人才需求穩定:半數左右的制造、汽車、物流、消費品、能源化工企業招聘需求增加,其中汽車行業擴招的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領域,能源化工行業以新能源、清潔能源、新材料領域為主。
人才需求縮減:房地產、互聯網、旅游/會展/酒店/餐飲、教育培訓行業受政策調控和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經營多處于調整轉型期,人員需求較弱,三到四成企業招聘需求減少。部分企業自2021年以來進行業務調整和人員優化,冗余人員流入市場至今尚未消化,2022年上半年行業的組織調整和人員優化仍在繼續,預計后續將有從業人員流入市場,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壓力增加。
2022年高校畢業生超1000萬,疫情延緩校招進程,應屆生就業難度增加
從人才供給來看,應屆生數量增加,2022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創紀錄的1076萬人,加之海外留學歸國就業的學生超過100萬,應屆生求職就業的競爭壓力加大。中智調研結果顯示,近六成企業認為2022年高校生就業形勢嚴峻,存在就業難的問題。近期疫情形勢下,應屆生求職和高校生實習受影響,同時企業校招開展暫緩或推遲,部分企業甚至出現校招需求縮減或凍結,加劇了應屆生就業的嚴峻形勢。
2022上半年人員離職率預計和去年持平,職場人主動跳槽態度謹慎
相比2021年人才流動較為活躍的趨勢,2022開年以來,職場人對于主動跳槽的態度更偏謹慎,往年“金三銀四”的火熱狀況在今年并不明顯。一方面部分行業如房地產、互聯網、教育培訓行業持續的人員優化加大了職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員工對于求職就業的態度以求穩為主;另一方面持續的疫情對于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一定阻礙,企業招聘和人員流動的節奏有所放緩。
據中智調研結果顯示,半數企業預計2022年上半年員工主動離職率基本和去年持平,兩成企業預計離職率有所下降。具體到上海來看,2022年人才流動放緩的趨勢更為明顯,僅12%的企業預計上半年員工主動離職率比去年同期上升,53%的企業預計持平,21%的企業預計下降,近期疫情更是為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人員流動放慢。
大部分行業預計離職率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銷售貿易/消費品、高科技行業預計人員主動離職率上升,而互聯網、能源化工行業預計人員主動離職率有所下降。
企業人員總量充足,核心關鍵人才緊缺,科技研發、數字化、藍領技能等熱門崗位缺口大
2022年有42%的企業表示人員總量充足,但核心關鍵人才緊缺,上海的這一企業比例為33%,人才緊缺情況相比全國較為緩和。另外企業需求量較大的科技研發、數字化、藍領技能崗位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科技研發崗位例如芯片設計、IC工藝研發專家、晶元封裝工程師、電池系統開發、新材料研發、智能制造工程師、醫藥研發、基因研發、免疫專家等,數字化崗位包括大數據、算法、數字化營銷和運營等崗位。
超八成制造企業面臨用工荒挑戰,平均用工缺口幾百到上千人不等
83%的制造企業有不同程度的藍領用工荒問題,其中32%的企業常年存在用工荒及用工短缺問題,42%的企業特定時期會遭遇用工荒(如生產旺季)。從藍領用工缺口來看,每家企業平均缺工人數在幾百到上千人不等,有一些大型的制造工廠常年缺工人數高達上萬人。企業用工缺口占一線藍領員工總量的比例一般在10%-30%之間,少數企業缺工比例高達40%-50%。
企業缺工的一線藍領崗位主要有普工、機修工、設備技術員、自動化技術、CNC操作、DCS操作、測量工、鑄造工、切割工、焊工、裝配工、叉車工、理貨員等。
2022年超六成企業針對藍領調薪,用工荒背景下藍領薪酬水漲船高
中智調研顯示,2022年超六成企業對藍領人員有明確的調薪計劃,調薪率平均在6%-7%之間,一線藍領的差異化調薪趨勢明顯,部分企業針對關鍵績優的藍領技能人員調薪率在10%-15%之間,少數企業甚至高達20%。
隨著用工荒的加劇,一線藍領薪酬水漲船高,據中智最新調研結果顯示,2022年普通藍領(普工)年薪在8萬左右,市場高位水平在9-11萬之間;技能藍領(技工)年薪在10萬以上,市場高位水平在12-15萬之間。一些技能要求高的例如高科技制造(集成電路、電子制造、新材料)或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汽車零部件)高技能藍領年薪甚至高達15-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