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嬰幼兒早教消費洞察:早教培養哪些能力?以什么為標準?
2023年中國嬰幼兒早教消費洞察:家庭早教產品滿意度及復購意愿
早教商品品牌巧虎聯合艾瑞咨詢發布了《2023年中國嬰幼兒早教消費洞察》報告,通過對12-24月齡寶寶的90后媽媽展開問卷調研,并結合早教專家訪談,全面呈現了嬰幼兒早教需求人群媽媽的生活狀態與生活態度,圍繞對早教的認知、困惑、方法論以及產品選擇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報告顯示,90后在維持事業與家庭平衡方面的態度更為積極,其中超9成寶媽在寶寶出生后會選擇繼續工作;媽媽們不希望因為養娃而犧牲自我,近4成寶媽表示在興趣愛好與社交娛樂方面投入的時間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而她們也更愿意為自身的產后健康與知識能力提升進行投資。
不難看出,在養娃過程中"保持獨立自我,與孩子一同成長"凸顯了90后寶媽的專屬特質,90后寶媽更希望能夠做到高質量、有效的陪伴。報告指出,高質量陪伴并不是由時長來決定的,而是需要遵循科學的方法論指引,提升親子陪伴時間的效率和質量。而過度勞累、犧牲式的陪伴更多是自我感動,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超6成寶媽在寶寶出生前就已經開始關注早教相關話題。絕大多數寶媽表達了付費早教的意愿,并希望能夠根據寶寶的身心健康發育進行更為科學的早教。但在具體實施層面,由于網絡信息紛繁復雜,難以辨別科學性及權威性,以及不知道在哪些渠道能夠獲取科學、專業的早教知識和信息等問題,也給90后寶媽的早教之路帶來了諸多困惑與迷茫。
在90后寶媽眼中,科學有效的嬰幼兒早教不應該僅專注于學科類能力的掌握,而更需要關注素質教育方面的發展,培養孩子的基礎能力以及禮貌禮儀、語言表達等軟實力。其中7成以上寶媽認為,早教需要循序漸進,順應寶寶早期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系統性的指導和培養。
大多數寶媽都認可家庭場景早教的意義,認為在親密溫馨的氛圍里可以促進更好的親子關系;目前已有7成以上家庭嘗試過家中早教,近4成用戶選擇訂購系統性的家庭早教產品來進行對應的早教安排。
鑒于90后寶媽們繁忙的工作節奏和碎片化的親子時間,如何進行高效的家庭早教就顯得尤為關鍵。報告還對進行家庭早教的時間安排進行了調查,其中大部分寶媽會在工作日晚上投入30分鐘到1小時時間進行家庭早教,而在周末及其他休息日則會投入更多時間。
在這一過程當中,有超過4成的寶媽在育兒中陷入了孤軍奮戰的窘境。雖然大部分長輩或育兒嫂等已表達出進行早教的意愿,但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也讓寶媽對其早教能力持懷疑態度。同時,未能掌握技巧、凡事親力親為的方法反過來也消耗了寶媽的大量精力,卻無法收獲預期效果,甚至導致大人疲憊、孩子哭泣的不愉快經歷。
理想中的家庭早教模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報告顯示,"順應興趣、系統引導、玩中帶學"的家庭早教方法更受寶媽們的青睞。具體來說,配合系統性的家庭早教產品,通過生活場景模擬來學習技能、提升能力,輔以游戲、兒歌等豐富形式,針對寶寶月齡匹配分階段早教,已成為90后寶媽心目中較為滿意的家庭早教模式。
與此同時,合理的早教模式更需要與之匹配的產品與內容作為載體來落。報告顯示,在已經購買過家庭早教產品的寶媽眼中,益智玩具和分月齡早教產品在場景模擬方面的效果表現更加突出,且滿意度最高。而益智玩具、繪本、分月齡早教產品也成為寶媽們最愿意復購的三種家庭早教產品。(美通社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