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受藥品價格流通環節差價率管理辦法等國家政策的影響,醫藥行業增長率出現放緩的趨勢,據IMS 樣本終端數據顯示,2011年增長率只有21%,竟比2010年下降4個百分點,2012年的狀況也沒有明顯改善。而同期中成藥增長則呈加速增長之勢,增長率超過30%。
中藥的逆勢增長絕非偶然,是其自身優勢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合力所致。中藥歷史悠久,很多中草藥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構等也已經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特別是其“扶本祛邪”和“對癥用藥”的理念,自然會得到因現代西藥“道魔”斗法漸失耐心人群的認可。
國家高度重視中藥事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重視民族醫藥發展”,“醫療保障政策和基本藥物政策要鼓勵中醫藥服務的提供和使用”,十八大報告也強調“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在具體政策上,也明確“中藥優質優價”。
沐國家政策支持之春雨,廣大中藥企業更是加大投入,著力創新中藥這一傳統瑰寶。創新更多是思維方式的突破,悠悠歷史長河,沉淀著豐富的中藥方劑,為中藥產業創新提供著豐碩沃土。近年來,各企業加強中藥炮制技術與原理的現代研究,采用了許多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改進和規范中藥的炮制;系統研究常用中藥的藥理,在抗菌、抗病毒、抗腫瘤、解熱、利尿、降壓等方面都進行了大量臨床應用;中藥制劑也得到發展,中成藥新劑型逐步增多。
創新極大帶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近年來醫藥生產規模以上企業同比增幅前2位一直是中藥飲片加工業和中成藥制造業,前者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后者也接近50%。
“中藥”板塊的百花齊放,自然會在會展業中得到體現。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中藥領域專業展區,2012年廣州全國藥品交易會中藥展區共設置600多個展位,分成中藥材、飲片、中成藥、中藥非處方藥、民族藥等多個展塊,以及包含有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交易市場、中醫藥產業園區等新業態的基地及市場展區,還有專門陳列中醫器材及加工設備等的機械設備展區。展區接納展商達到500多家。參展商和參展產品基本涵蓋中藥全產業鏈,凡有志于中藥事業的專業觀眾,都可尋找到理想的洽談伙伴。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一起豐富著中醫藥文化,并各具特色。廣西地處亞熱帶,孕育著豐富的特色植物,形成了以壯藥、瑤藥、苗藥、侗藥等30多個民族特色藥系,民族特色藥材3000多個,涌現出暢銷全國的玉林正骨水、桂林三金西瓜霜等優秀品種,是中國四大中藥基地之一。近年來,其抱團參展的營銷模式也產生巨大的地方品牌效應,全國已有數萬家醫藥商業和零售終端與其簽約,產品遠銷各省市縣鄉鎮。
本屆國藥會中藥展區,廣西仍組團參展。由廣西醫藥工商聯盟核心單位廣西和煦醫藥公司牽頭,共有廣西恒拓集團等數百家中小醫藥企業參與,力求將廣西中藥企業的優勢集中綻放,也方便專業觀眾現場洽談合作,一定會再次成為中藥展區的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