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由國際節能環保協會(IEEPA)和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舉辦的世界環保(經濟與環境)大會“綠色低碳發展變革力年會”在北京舉行。
此次年會共邀請150余位嘉賓出席。年會的主題是“思想引領,低碳變革,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年會論壇以“經濟形勢與低碳變革力”和“城市發展與能源、環境、經濟的可持續”展開巔峰對話,以變革者的氣度共建低碳世界,生態文明。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秘書長李軍洋在年會上表示,“節能環保是一個廣義的名詞,不等同于是指節能環保產業,而是涉及到國計民生各個行業發展的基本思想和轉型模式的重要理念,節能環保無處不在,節能環保和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人悉悉相關。我們不能被動防治,做消防隊,我們需在主動出擊,讓環保的理念深根于所有的企業,所有的產品,所有的技術,環保不是公益,環保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組織,甚至于一個國家存在于地球上,必須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環境效益也是經濟效益。”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大會上指出,中國發展具有明顯的高碳特點,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排放比世界平均值要高,能耗強度高出將近一倍。2013年中國的GDP是全球總量的12.3%,而消耗了全球21.5的能源。中國每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達到了六噸,這個數逼近了歐洲、日本各國的水平,而且還在增長中。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們高耗能產業搞得太大,太快,加上諸多的浪費不合理的需求,還有我們的能源效率比較偏低。
杜祥琬院士同時指出,煤炭也是要革命。“一個是煤炭經常聽到大家有人說中國富煤,中國真的富煤嗎?相對于油氣而言,說中國富煤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相對于世界平均值,中國并不富煤,中國的人均煤炭可采儲量是世界人均值的67%,中國的可采比是35%,所以相對來說我們并不富煤。而煤炭消耗總量我估計在五年之內還會有所增長,但是五年左右應該是見頂,煤炭的總量應該會達到峰值。”
“煤電要提高,那么煤電中一方面要潔凈化,環境保護部有明確的要求的,就是脫硫、脫硝、除塵這是達到國家的標準。另外一個方面還要低碳化,低碳化是少排放二氧化碳。現在比較可以實現的一點是節煤,每一個千瓦時的發電可以少用煤,現在比較好的電廠可以用260克,現在平均而言,每千瓦時的電力要消耗320-333克,就是說都向好的企業走的話,煤炭這一點就可以節約20%的能源,也就是說可以減少20%的二氧化碳,但是即便是這樣那些消耗的電、煤炭,還是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所以煤要讓它低碳,還有待創新。比如說所謂的CCUS這些都還很不容易,而且要花代價。所以我想只有把煤電的潔凈化,也就是說減少了污染物和低碳化,也就是說減少了溫室氣體這兩個都下來了,才能叫做低排放。所謂的近零排放,不能只做到左邊這點還不夠,還必須做到右邊這點才能夠叫做近零排放。”
低碳發展不光能源,環境問題,還將會帶來社會治理,公民素質,生活方式和觀念的深刻變革。低碳技術也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更是為了國家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