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人再質疑產業地產將接盤傳統房企的黃金盛世。
對于接下來的行業預期,典型產業地產開發商表現出總體樂觀的態度,部分產業地產開發商甚至給出了2015滿分的預期。
在搜狐焦點產業新區主辦的“2015中國產業地產高端論劍”活動上,來自上海市政府的代表以及來自聯東集團、恒生科技園、綠地集團、寶藍股份和首農中科電商谷的產業地產商代表,對于2014年的行業信心分別給出8分、8分、7分、10分、6分和10分的答案。而對于2015的行業預期,上海市政府代表、綠地集團和首農中科電商谷都給出滿分10分答案;聯東集團、恒生科技園與寶藍股份均給出7分預期。
政府表態:2015產業地產滿分十分
產業地產發展向來與政府和政策密不可分。上海政府代表對于產業地產行業的判斷從2014年8分一躍到2015年的滿分。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工業區管理處處長周強解釋到:2014年的行業是“迷茫”的;而2015年的滿分則在表明信心。
周強認為,2014年有三個轉型導致了行業的“迷茫”:行業的轉型;產業的轉型和政策的轉型。“對于2015年打了滿分,這表明一種信心,這種信心也是來自于三個方面。”周強認為2015的行業信心主要建立在以下基礎上:一是產業地產轉型空間非常大;二是全產業鏈服務空間非常大;三是外招轉向內孵,地方政府正從“重招商”向“招商培育并重”轉變。
寶藍給出2015最低分:4分空間待填
除有積極看法,亦有謹慎看待的。剛剛拿下北京“動批”改造大單的產業地產運營商寶藍股份給出6分最低分。在“2015中國產業地產高端論劍”活動上寶藍股份總裁劉寶廷認為2014年的6分基于兩點:一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大力發展,二是產業地產的運營已經進入了市場化。而剩余的4分則是我國工業實體經濟從3.0向4.0轉型還未完成的那部分空間,待填。而2015年7分的判斷,也恰是以上兩因素的進一步深化:新興產業發展會越快;產業地產市場化也會越強。“6分和7分不代表悲觀,而是代表著一種謹慎的樂觀,代表著從一線城市產業地產行情,也代表著對三四線城市的判斷。”
恒生科技園:2015行業競爭更嚴酷
同樣持謹慎樂觀態度的還有恒生科技園。恒生科技園總裁楊萍對于產業地產2014和2015均給出7分。楊萍認為,”產業園發展剛剛起步,完全沒有到頂峰,7分表示我們的謹慎樂觀和對這個行業的希望。”為什么兩年打同樣的分呢?楊萍認為,站在產業地產開發運營商角度而言,2015較2014競爭更加嚴酷,是要減分的;但由于競爭者的能力不一,對于積淀好的運營商來說,其競爭優勢補齊了外部環境的惡劣。
“民營元老”潑涼水:不是紅燒肉是啃骨頭
唯一認為明年行業信心會下降的是產業地產行業的“民營元老”——聯東集團。聯東集團副總裁梁環宇給出2014年8分,2015年7分的判斷。理由有三:一是宏觀經濟會持續探底;二是政策會逐步收緊;另外,競爭加劇進入白熱化。梁環宇認為,產業地產未來是有可為的,但這個市場畢竟是小眾市場,不會像住宅和商業那么龐大。“前些年工業土地放量存量是比較大的,所以早期的實體企業基本上都有地了。我們做的是企業增量的需求,所以我認為整個操作難度會比住宅商業更大,整個市場容量要小于傳統地產業務,加上一些外部因素,所以我認為峰值不高。”而對于外圍因素,梁環宇認為“威脅大于競爭”。
梁環宇也告誡新進者:“這不是紅燒肉業務,而是啃骨頭業務,所以要想清楚,不要掛羊頭賣狗肉。要有真功夫才能啃得了,啃骨頭是要帶工具的,是要有好心態的,也不能今天啃不著肉明天就不干了。”
“非標行業”2015信心十足
將自己比作“非標行業”涌入產業地產的首農中科電商谷和綠地集團,均給出雙十分,對夠和未來信心都滿分,其依據何來?
作為“小而美”的代表,北京中科電商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康京圍表示,自己進入行業不滿三年,是產業地產的新兵,不好高騖遠,項目好,信心就滿。北京第二機場落戶項目附近,中科電商谷跟著受益。項目小,人員少,但相對來說溝通效率高。探索金融創新和集約服務,中科電商谷正在通過整合資源來降低租金。“拼服務賺好評”的心態讓康京圍覺得,對于園區的過去和未來均信心滿滿。
綠地做產業地產:布局空港和地鐵經濟
而對于登上住宅地產龍頭寶座的綠地就又另當別論了。綠地集團產業地產發展中心總經理湯洪志透露,正是因為綠地有了產業地產,并把產城一體化列為綠地的戰略,才能夠促進綠地成為目前的房地產第一。湯洪志表示:“事在人為,我們不屑于傳統,今年要把產業地產作為綠地的一個新動力體現在綠地的新戰略當中。”而支撐綠地這種自信的是其過往的成績和作品。
據了解,綠地自去年實施“大空港”戰略,已在全國布局二十個空港。湯洪志認為,在世界上成功的國際大都市只有空港的存在才能助推這個城市成為國際大都市,所以綠地布局了哈爾濱、鄭州、南昌、??诤湍蠈幍仁∈?,并且在每個布局當中都有精細體現。“比如往北,在哈爾濱,布局空港面對的是大俄羅斯體系,需要整合對接中俄的經濟貿易往來;南邊則是???,是自貿區概念和免稅的概念,綠地主動承擔了海口的準自貿區和免稅區建設工作。而在全國體系中綠地大膽地提出了‘地鐵經濟’,綠地今年要拿下十條地鐵的建設工作,不僅要做地鐵的建設,而且要做地鐵的運營。綠地將來要擔負起的是中國2015年的大消費體系。除此之外,綠地還要率先在全國做十幾個進出口貿易超市。“而所有這些都是基于產業地產誕生的大經濟體系,基于此,綠地對未來信心滿滿。
2014產業地產大事件
而2014,對于產業地產來說,還有一些大事件值得銘刻。
在恒生科技園總裁楊萍看來,2014對于產業地產影響最大的是外部形勢的變化。產業地產傳統客戶在減少;新興行業的客戶在激增;客戶群的變化直接對產業園區服務體系提出挑戰。而“非標主體”進來賺快錢的例子也變相地教育了政府。政府對于產業地產要求越來越高,逼迫著產業地產不斷修煉內功。
聯東集團副總裁梁環宇認為,2014年62文的出臺加快了產業園區的市場化進程;而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也給行業帶來了變革。從前拿地拍腦袋,現在有了數據說話。寶藍股份總裁劉寶廷同樣認可“互聯網+物聯網”對產業升級換代的作用,而這股風也刮到了產業地產。
湯洪志則則認為2014對于綠地產業地產業務影響最大就是自貿區改革,自貿區的改革不僅是行業內的,其對政治體系的改革給了綠地最大的利好。拿著自貿區這套“尚方寶劍”,綠地在全國各地做地產都暢通無阻。
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工業區管理處處長周強看來,2014年是產業地產的品牌化、市場化和資本化元年。
總體看來,產業地產開發商對于未來的預期呈樂觀態勢。而這個結論也并非主觀判斷,中國產業新區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產業園區招商信心指數》就指出,2014 年我國產業園區招商信心指數為132.02, 產業園區招商信心處于謹慎樂觀區間。
產業地產亮出2015殺手锏
在信心整體樂觀的背景下,產業地產實際競爭卻在加劇。面對“狼來了”的態勢,產業地產商們紛紛亮出自己2015的“殺手锏”。
上海政府:開放包容
首先,來自上海政府方面的態度是2015將繼續推動園區經濟轉型升級和二次開發利用。周強認為產業地產之于城市經濟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具備提升城市形態功能;二是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可培育和發展中小企業。對于產業地產在上海的發展,政府持開放和包容態度,支持產業地產平臺的發展。
聯東集團:固本拓邊
目前已進入25個城市,目標建園百個的聯東集團2015的殺手锏是”固本拓邊“。
梁環宇稱,固本,即把根本守住。聯東的根本是:“做專業的園區,做規范的園區,做純工業用地的相應載體,把園區從投資選址到后面的運營服務整個鏈條做得更純粹更精致。”梁環宇判斷在目前經濟形勢下滑的情況下要順勢而為:順著市場,順著政策。
選址定成??;產品快半步;服務靠專業;發力要明確;戰線勿過長,這就是聯東的“固本”思路。而這其中選擇是第一位的,就產業園而言,選址定成敗。梁環宇給出的意見是,園區開發商要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選擇對了就可以坐船出海。做產品要做貼近可得,并且不要輕易試錯,“任何與市場相悖的動作都是無效動作,原來是暗合了市場,順應了市場需求,但真正讓你成功的是市場。”但“可以領先于市場,但是不要快一步,快半步即可。”因為產業的形成有一個培育的過程,所以要沿著產業需求路徑和客戶演變來做。而專業的事情要讓專業的機構去做,不要大包大攬,尤其在服務體系建設上。整個企業的發力點要明確,不要拉長戰線。
“拓邊”是要把企業的邊界拓寬,比如與互聯網的融合。梁環宇認為,未來園區發展第一資源不是土地資源,而是客戶資源,哪里有客戶哪里就是做園區的好地方,有客戶才有一切。聯東未來的核心是捕捉客戶資源,并通過大數據、金融創新等手段來優化招商,守住核心業務。
恒生科技園: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已經是誰都躲不開的事情,既然躲不開,還不如去擁抱。”本身就專注互聯網企業的恒生科技園的擁抱方式,就是“以極致的產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以快速的迭代創新和平臺資源共享方式”。恒生科技園總裁楊萍認為,“園區運營商必須從形式上的甲方轉型成為實質上的乙方,以乙方的心態為企業提供服務。”“以前我們的招商是以大為主,現在就要變成造林和大樹并行的方式,創客空間和服務器都要做,根據客群不斷進行迭代。”
寶藍股份:平臺化模式和免費模式
寶藍股份是國內最早用輕資產方式進行產業地產運營已經規?;漠a業地產運營商。寶藍股份總裁劉寶廷認為,在原有產業地產基礎上進行升級已經足夠使經濟從3.0升到4.0,產業地產運營商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產業趨勢研究上。寶藍股份與恒生科技園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只有把企業當成第一位而不是把房子和地當成賺錢的機器,才是國家產業升級的最終動力;產業運營商只有讓企業省錢,讓企業賺錢,讓企業在上面得到飛速成長才會成功,而可效仿的例子就是馬云的生態圈。”劉寶廷稱,寶藍的2015殺手锏就是“平臺化模式和免費模式”。接下來,寶藍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其十萬平米免費模式的園區平臺推向市場
中科電商谷:小而美 拼服務
與上規模的大園區不同,首農中科電商谷只有北京一個園區,恰是“小而美”園區的代表。北京中科電商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康京圍談到其修煉內功的方式就是:“做好產品,拼極致服務”。“我的項目比較特殊,基本指標限定了,我感覺做不好對不起政府,也對不起客戶。”所以要把產品做好,也要把服務做好。
綠地集團:尋找新動力 不做苦行僧
就綠地集團產業地產2015的殺手锏而言,湯洪志用一句話總結:尋找新動力。湯洪志稱綠地不僅僅是一個房地產公司,而是綜合發展的公司,房地產只占60%。而其產業地產業務早在十年前就已布局,只是綠地比較低調,其早年間在上海打造了花橋;將上海11號地鐵線引入江蘇;打造了西安高新區;改造了鄭州新區等等。
而就產業地產發展而言,湯洪志認為產業地產不僅需依靠市場規律,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做產業地產也不應是苦行僧,“本來是應該政府完成的,產業地產在幫政府做,產業地產本身就有巨大的奉獻,我們為什么要做苦行僧?我們為什么不要掙錢?不掙錢怎么幫助入駐的企業成長?拿出什么東西來幫助企業?我們不是政府,我們能給企業政策嗎?我們能給企業福祉嗎?我們不掙錢怎么反饋給企業?怎么去招商?“所以,綠地做產業地產還有一個更大的理想:拉著政府玩,并“為產業地產同仁爭取中國政府更大的平臺支持。”
而在實操層面,聯東集團正在研究”普洛斯模式“,綠地集團產業地產部分要效仿的則是蘇州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