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市場緣何“看起來很美,干起來很累”
去年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在上海產業年會上提出的問題引發了眾多節能企業的關注。為什么節能市場“看起來很美,干起來很累”? 回顧近年來節能產業的發展,這樣的思考并不是“空穴來風”。近幾年,國內各地冒出了一批批的節能公司,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免費替耗能企業把脈診斷對癥下 藥,為企業提供設備改造、能源管理、甚至資金支持等一整套節能服務,為企業“省錢節能”。這樣雙贏的好事,為什么在國內卻遲遲做不大?
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www.365jn.cn) 在與其會員企業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在眾多制約市場有序發展的原因中,“高風險”成為了最大制約因素。要讓用戶“零風險”,順利簽約,自己就要承擔巨大的風 險。在2月26日的“節能科技企業開放日”上,特邀專家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丁先云律師就闡述了他所知的常見的節能服務企業潛在風險。“國內的很多中小 型企業風險意識是非常差的,他們可能只希望能夠快速簽單,卻忽略了,節能項目周期一般較長。如果用戶單位中間出現了爽約的現象,節能企業自己就要承擔很大 的損失。”
節能市場如何擋“風”遮“險”
企業如何規避風險?市場上是否有一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風險管理經驗?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 (www.365jn.cn)總結了一下幾點。
一、引入風險管理意識,學習先進防范風險經驗
中心介紹說,“在風險管理方面,外資企業做的就比較突出。我們接觸到的一家外企就引入金融伙伴作為第三方加入到項目中的節能績效保證型模式。資金方購買公 司的節能設備和服務并租給客戶企業,同時分享客戶企業的節能收益,在合同到期后,這些設備無償轉讓給客戶企業。這樣的模式使得節能公司免去融資的麻煩,減 少了資金風險。”
當然這樣的模式也是有其局限性的。需要有強大實力的節能公司吸引金融機構加入才可以實現。那么對于在生存邊緣的節能企業來說,有沒有比較普遍的一種保障方式呢?
二、規范出臺,為節能服務項目降低風險,保駕護航
在介紹中,由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牽頭的上海市地方標準《節能改造工程服務規范》即將出臺。此標準的出臺對規范節能市場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此 項標準同時也得到了非常多節能企業的擁護和支持。針對節能項目的前期的勘察診斷設計以及簽訂合同,中間的項目實施過程,以及之后的節能項目的滿意度評價都 有著明確地指導和規定。特別是內附的《節能改造服務合同》范本,可以作為一個指導文本,保障合同雙方的權利,減少商務糾紛。
三、培養更多的節能服務專業人才
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主任指出,面對發展的瓶頸,越來越多的節能服務公司和業主單位意識到,防范風險,提高能源管理利用效率的決定因素是人而非組織、方法或技術。
據了解,為幫助企業更好的學習整個節能服務流程,掌握節能服務企業發展戰略和風險管理,培養更多的節能領域的專業化人才,中心與上海市節能工程技術協會共 同推出了“節能工程師崗位資格認證培訓” 。據介紹,此次培訓是在原有節能工程師培訓的基礎上,增加了最新的上海市地方標準《節能改造工程服務規范》的系統學習。學員們還可以到先進的節能公司和用 能企業實地考察學習,得到更多第一線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