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記者 潘敏
中報以超600%的凈利潤增長一舉摘下“最差上市券商”的帽子
凈利潤增幅超600%,太平洋終于咸魚翻身?
據2014年上市券商中報數據顯示,一直被冠以“最差上市券商”名號的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平洋)以凈利潤超600%的增長率獨占鰲頭。
然而與此相去甚遠的是,早在2010年前三季度,太平洋因營業收入、凈利潤、每股凈資本及代表經紀業務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在當時上市的15家券商中排名倒數第一,被媒體冠以“最差上市券商”的帽子。
從今年上半年19家上市券商發布的中報數據來看,除宏源證券、西部證券和光大證券凈利潤同比下降之外,其余16家券商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在凈利增幅超過100%的四家券商中,太平洋以601.99%穩居第一,其余三家如山西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51.31%、105.24%和116.99%。
多位分析師評價太平洋稱,雖然凈利潤增長率猛增離不開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太平洋證券今年上半年以來多項業務均取得較好發展所致。
業績奪冠
業務新資質助力不小
太平洋何以在半年間扭轉頹勢?一位供職于中銀國際的分析師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太平洋之所以在2014年上半年業績增長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低,同時公司去年拿到了不少新業務資格。“太平洋之前沒什么業務,很多券商做了好幾年的業務它都沒資格,現在有資格了,業務量自然上來了。”該分析師表示。
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太平洋不僅營業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凈利潤降幅更是達到71%,其中報業績名列A股上市券商業績下滑榜首。
對于2013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太平洋證券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當時曾表示,業績下滑主要還是受到A股下跌影響。因為公司的業務結構比較單一,過多依靠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在A股行情不好的時候,業績就會出現較大波動。
銀河證券分析師趙強認為,受限于業務牌照不全,太平洋的資本中介型業務在2013 年以前基本無從開展。
本報記者查閱太平洋今年上半年相關公告發現,太平洋于今年1月13日經證監會核準獲得融資融券業務資格,并于2014年2月21日收到《云南證監局關于核準太平洋證券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的批復》(云證監許可〔2014〕10號),“該批復核準我公司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
趙強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2013 年度,太平洋先后取得了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等新業務資格。
2014 年1 月7 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公司終于拿到了最為重要的融資融券業務牌照,并且成功通過非公開增發融得資金。自此,公司的資本中介型業務正式揚帆起航,預計將進入一段爆發式增長時期。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規模較年初暴增近4 倍,而兩融業務也從無到有,上半年末兩融余額達到了2.47 億元。截至上半年末,公司資本中介型業務總規模達到22.09 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97 倍。
據此,中銀國際預測,太平洋2014-2015年EPS分別為0.11元和0.16元。隨著對公司各項業務資格放開,2013年公司已迎來業績拐點;另一方面,公司的民營背景機制靈活,未來在業務創新與轉型方面也會輕裝上陣,積極布局。綜上判斷公司盈利和估值雙提升是大趨勢,維持“買入”評級。
多項業務并舉
自營業務功不可沒
除了業務新資質助力之外,對于太平洋的翻身仗,業內人士評價其主要來自各項業務并舉的結果。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太平洋債券、股票資產配置規模均有顯著擴張,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余額較上期末增加14.27億元,增加比例為108.40%。上半年債市活躍,公司顯著受益,自營業務收入增幅達363.66%,是公司盈利貢獻最突出的板塊。
趙強評價太平洋自營業務的成績時認為,“自營投資收益大幅受益于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成功,公司抓住了市場機會,合理配置投資品種,收益實現了較大幅度增加,在收入占比中大幅提升至43.09%,成為上半年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公司上半年自營業務投資收入約為1.76 億元,年化投資收益率高達17.04%,較可比口徑的2013 年全年平均投資收益率暴漲10.31 個百分點,遠高于上市券商平均水平。”
此外,太平洋去年3月取得資管業務資格,報告期產品規模已達206億元,實現收入2988.60萬元,實現利潤1674.87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54.18%和2321.30%。
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太平洋凈利潤快速增長基于多項業務均實現較好發展。特別是公司自營業務錄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收入,同時公司資管業務爆發式增長,收入相當于去年全年的135倍。
相對于自營和資管業務的突出貢獻,太平洋的經紀業務并沒有在今年上半年拖后腿是凈利潤增長率同比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太平洋2014年上半年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共實現凈收入11253.23萬元,同比小幅下滑2.29%。
趙強分析認為,雖然受到行業整體經紀業務轉型和互聯網金融對經紀業務傭金率的沖擊影響,但作為在云南省內經紀業務區域優勢較強的小券商,太平洋的傭金率仍然得以維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公司可比口徑的經紀業務傭金率較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小幅下滑8.06%,降低至0.110%,下降幅度較為溫和。
據了解,上半年太平洋新成立了網絡金融部。此外,公司在上半年還對實體營業網點的分布進行了進一步的布局優化,新設的營業部和分公司陸續開始開展業務,對經紀業務整體轉型做出了貢獻。
此外,由于IPO開閘,太平洋投行業務也取得了較明顯的進展。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4年6月太平洋成功完成了雪浪環境的保薦工作。
對此,太平洋在其中報中表示,“雖然IPO直到6月才遲遲開啟,公司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面對不利的市場形勢,公司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大債券承銷力度,并完成了一單IPO項目,實現凈收入4900.5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47%。其中實現承銷及保薦凈收入4373.51萬元,完成七個債券主承銷項目和一個IPO主承銷項目,較去年同期增加11.10%;財務顧問收入52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倍。”
付永翀認為,由于去年IPO暫停,今年才重啟,太平洋除保薦一單IPO外,還有七個債券承銷業務,這比其之前的表現已經有了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