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網天和財政頻道消息:上周六,英國工會聯盟在舉行游行示威時,舉起了“創造新的未來”的橫幅,這是工會聯盟活動的一部分,他們希望以此迫使英國政府放棄財政緊縮政策,轉而實行相關的替代方案。下面是英國各大政治派別所提出的觀點:
1、激進的產業政策
激進的產業政策是一種挑選贏家的作法。政府通過直接撥款或者通過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向特定的行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航空航天業,連續幾屆政府都對這一行業格外看重。在將來,電動汽車和潮汐能發電也可能加入這一行列。
支持者:商業大臣文斯·凱布爾和交通大臣阿多尼斯勛爵均表示,希望看到一個更具活力的工業格局。
可行性:如果現任政府能夠掌握足夠的現金來源和政策支持,滿足實行這項措施的基本要求,那么這項措施的可行性非常高。不過,用阿多尼斯勛爵的話說,下列問題可能并不容易解決:技能、科技、創新、政府采購、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和供應鏈。的確,發展優勢行業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簡單。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是的,它會奏效。但是激進的產業政策是一項長期的策略,它需要政治上的共識,包括對教育政策進行改革以及對投產周期較長的行業提供支持(例如,民用航空項目的投產周期可長達30至40年)。
2、專業銀行策略
專業銀行策略即政府針對特定的行業建立一個國家銀 行,或者一系列專業銀行。這些專業銀行可能是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用來投資建設道路)、綠色銀行(用以投資潮汐發電廠)、區域銀行(與德國的州立銀行系統相 似)或中小企業型商業銀行。但設立專業銀行的做法是長期的,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僅僅設立一家銀行就已經困難無比。不過,英國商業大臣文斯·凱布爾已經 宣布了設立“商業銀行”的計劃。據稱,“商業銀行”能夠提供的資金達到了100億英鎊。
支持者:英國工會聯盟、商業大臣文斯·凱布爾、英國工黨。
可行性:可行性比較高,但融資問題是關鍵。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能奏效,但英國政府必須為專業銀行建立嚴格的借貸參數,防止出現美國房地產繁榮時期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式的無節制借貸行為。
3、公司治理的全面改革
公司治理的全面改革主要是指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階層代表參與管理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就像德國的利益相關者系統一樣。工黨的終身貴族格拉斯曼勛爵說,這樣的 改革能夠提高勞動力階層的動力、技能和貢獻。“委員會三分之一的席位應該為資本管理者保留,另外三分之一由勞動力階層代表組成,最后三分之一由用戶和地方 利益相關者組成。這樣一來,企業策略的商討過程在該企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所商討出來的策略也將最符合這家企業的利益。企業決策的責任對企業的發 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應該只交給資本管理人員決定。這是我們應該從金融危機中學到的一課”。
支持者:德國,格拉斯曼勛爵。
可行性:可行性比較低,因為在沒有立法的前提下,倫敦金融城、股東或公司管理層幾乎不可能主動進行改革。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勞動力階層的代表應該參與公共有限公司董事會,而不是管理委員會,否則企業能夠找到相應對策來應對這一改革。
4、削減中產階級福利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
英國智庫社會市場基金會認為,政府可以對相對富裕人群的福利進行削減,將這筆錢重新投資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通過削減相對富裕人群的免費公交通行和電視機許可證等福利、將養老金稅收優惠減半以及削減高收入家庭的兒童福利等措施,英國政府可以獲得150億英鎊的額外收入。
支持者:英國社會市場基金會。該智庫的主席伊恩·穆海因(Ian Mulheirn)說,“我們一直大力呼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但又擔心更多的貸款會滋生許多問題,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削減中產階級的福利來進行融資,這部分福利可以說沒有給經濟增長帶來任何好處”。
可行性:中等。保守黨不會愿意削減養老金稅收減免,因為保守黨的一部分核心選民就來自于這一階層。工黨和自由民主黨也會對此感到同情。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這項措施將對公共開支進行大規模的削減,政府所能支配的資金比較充足,因為一定能夠推動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但是由于基礎設施建設固有的特點,這項措施對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必將是中期或長期的。
5、“游擊經濟發展”模式
“游擊經濟發展”模式是由曼徹斯特大學CRESCC研究中心的卡雷爾·威廉姆斯和蘇克戴夫·喬哈爾提出的一個觀點。舉例來說,地方委員會的養老基金可以用 來建設社會性住房。這些社會性住房將建在特定的土地上,例如那些由地產銀行強制性地從房地產開發商和特易購等零售商手上購買的土地。同樣地,公共資產也可 以交由公共信托機構管理,供地方社區使用。保守黨駐丹佛市的國會議員查理·厄爾菲克正代表當地人民試圖購買丹佛港。
支持者:卡雷爾·威廉姆斯、蘇克戴夫·喬哈爾、查理·厄爾菲克。
可行性:購買特易購等零售商的土地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但強制購買訂單為此提供了一種合法途徑。丹佛港面臨的法律障礙越來越少了。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盡管周期可能比較長,這一措施還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它有效地將中央的經濟決策權力轉移到了地方委員會手中。
6、比克羅夫特的激進提議
風險資本家安德瑞安·比克羅夫特(Adrian Beecroft)發布了一份關于勞工法的報告,這份報告被認為是右翼的“核選項”。比克羅夫特在該報告中提議,即雇主在給予一定離職補償的情況下,不用 給出任何理由,就可以隨意解雇表現不佳的員工。商業大臣文斯·凱布爾指責這份報告的部分內容“完全是胡說八道”。此外,喬治·奧斯本建議,雇員放棄勞工權 益以換取公司股份,這可以說是比克羅夫特報告的翻版。
支持者:安德瑞安·比克羅夫特
可行性:可行性不高,中間派選民和自由民主黨的反對呼聲很強烈。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這項措施能夠迅速的產生效果,但也會帶來一些令人不快的后果,如工人罷工。
7、將英格蘭銀行通脹目標改為名義GDP增長目標
與其為銀行設定2%的通貨膨脹目標,貨幣政策委員會還不如設定一個經濟增長目標。貨幣政策委員會承擔著設定銀行利率的任務。
支持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考特·薩姆納(Scott Sumner)。
可行性:在采取這項措施之前,英格蘭銀行必須確定,此舉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率的攀升。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如果這項措施成功地推動了經濟增長,那么英格蘭銀行還必須格外警惕,確保通貨膨脹率的上升不會抵消經濟增長帶來的效益。
8、達林計劃
英國工黨在2010年參加大選時提出了達林計劃,即在四年內將經濟赤字削減一半。達林計劃中有關公共開支削減的做法比現任政府的緊縮政策緩和許多,喬治·奧斯本計劃在2015年之前徹底消除財政赤字。
支持者:影子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
可行性:沒有可行性,因為工黨在2010年的大選中輸給了保守黨。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如果達林計劃現在在各大選區實行,那么當年的大選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同時,達林計劃對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更少。
9、放寬外來移民限制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的喬納桑·波特斯認為,政府應該降低對來自歐盟以外的高技術移民的入境限制,同時,他還表示,政府應放松對非歐盟國家的學生以及他們在英國的就業限制。
支持者: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
可行性:在保守黨執政下的英國,這項措施的可行性不高。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國家經濟社會研究員的想法主要是基于對工商界的同情:英國工商界表示,他們急需高技術的勞動力。
10、增稅計劃
英國工會聯盟呼吁,政府應該進行一系列稅收改革,增加稅收收入,減少經濟衰退對較貧困人口的影響。工會聯盟希望政府對所得稅和資本收益稅設定相同的稅率, 重啟50%的最高稅率機制,對金融交易引入“羅賓漢稅”,并廢止有關家庭稅的規定(家庭稅存在漏洞,容易刺激人們逃稅避稅)。
支持者:英國工會聯盟。
可行性:將50%的最高稅率降低為45%的最高稅率正是奧斯本在任期間作出的改革,因此,他不太可能重啟50%的最高稅率機制。
這項措施會奏效嗎?以“羅賓漢稅”為例,征收金融交易稅需要國際社會的一致意見,而這種一致意見很難以達成。此外,重啟50%的最高稅率機制的做法可能會比較吸引廣大選民。
譯者:蔣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