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與會人員探討廣西礦業項目投融資問題。
5月18日,“2013年度礦業項目投融資與產權流通研討會”在產業投資大廈廣西產權交易所舉行。活動旨在讓金融機構找投資機會,為礦產業找資金。
礦產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其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其價值的不斷攀升必然性,因此近幾年礦產行業的投資者大幅增加。但是,礦產資源多數隱藏于地表下,且與國家經濟、水土環境、金融市場關系密切,受到國家部門嚴格監管,因而對其價值的衡量是一項復雜的專業工作。
正因其隱蔽性以及難以評估性,使得礦產項目的變現能力和流通能力大受阻礙,于是大量投資者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從此不敢再投資,而真正好的礦產項目卻找不到買家或者投資人。
廣西作為礦業資源大省,探礦數量位居全國前三甲,探礦數量超3000本,礦業資源儲量和種類極為可觀,然而由于廣西經濟發展較為滯后,發展資本缺乏,開采利用本地礦產資源亟需外來資本進入。但是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于礦業投資行業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投資受損后削弱了投資信心,從而縮減了礦業投資總額,滯后礦業開發。
活動現場,廣西華勘礦業投資公司總經理陳昶錕作了題為《2013礦業經濟淺析》主題報告,從全球礦業及金融市場發展,分析2013年礦業投資趨勢。提到2009年浙江、福建等地商業資本大規模涌入廣西但是損失慘重的情況,陳昶錕總經理認為礦業投資目前存在三個問題:勘查報告水分導致無法準確評估礦產資源儲量;由于資產特殊使銀行融資變得困難;礦業企業難以引入投資者。
“我的設想是設立風險勘查基金,形成廣西礦業合作新機制。”對于廣西礦業投資發展,陳昶錕提出這樣的建議。
活動上,廣西廣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澄,還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廣西產權交易所發展狀況,以及為廣西產權交易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目前,該交易所是全國第一家非公產權專業交易所,截止2012年,共服務488家企業單位及個人,交易金額達64億元,擁有會員單位300多家,交易產品達15種。
本次活動由廣西廣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廣西華野地質勘查服務有限公司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非公產權工作組和北京產權交易所金馬甲廣西合作機構聯合舉辦,金融機構、礦產企業、行業專家、個人投資者等參加了活動。廣西融資在線也一起參與探討了礦產項目投融資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