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在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據要素治理與市場化論壇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首次提出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他提出,要通過數據基礎設施,使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數據資源實現有序匯聚,不同行業、不同機構的數據產品實現合規高效流通,不同參與主體實現對數據資源和產品有效利用,整體推動數據服務千行百業、深度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推動數據要素“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
為此,2024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據要素賽道——“數據要素×”應用賽題將“數據基礎設施”作為大賽征集的重要方向。
數據基礎設施支撐數據匯聚、處理、流通、應用、運營、安全保障全流程,主要包含網絡設施、算力設施、流通設施、安全設施等類別——
以5G、光纖、衛星互聯網等為代表的網絡設施為數據提供高速泛在的連接能力;
以通用、智能、超級算力為代表的算力設施為數據提供高效敏捷的處理能力;
以數據空間、區塊鏈、高速數據網為代表的數據流通設施打通數據共享流通堵點;
以隱私計算、聯邦學習等為代表的數據安全設施保障數據的安全。
01網絡設施:互聯智能 構筑數字底座
網絡設施包括支撐組織網絡通信的一切硬件和軟件,是數據傳輸的基礎。當前,隨著大規模數據傳輸和實時應用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們對網絡的傳輸速率和更低延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5G、高速光纖、下一代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高速通信網絡加速發展,高帶寬、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能力與大數據、人工智能不斷融合,朝著全面數字化、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賦能著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例如與App相連,可以實現精準定位、實時掌控車輛狀態的共享單車;無需入戶抄表就能顯示用氣量及用氣時間等數據的智慧燃氣;克服距離障礙,普惠偏遠地區醫療的遠程醫療……網絡設施的創新發展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農業等各個領域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02算力設施:以算法算力促高效流通
算力即計算能力,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合共同執行某種計算需求的能力。伴隨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逐漸成為了新的生產要素,算力則成為了核心生產力,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實現了廣泛應用。在金融領域,高頻交易、風險控制和金融建模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型驗證;在醫療領域,基因組學研究、藥物研發的分子建模和藥效預測都需要算力支撐大規模的數據分析和模擬計算;在能源領域,算力能夠優化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進行環境模擬,預測和評估環境污染的影響和風險;在交通領域,算力能夠支撐交通部門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計算,進一步制定合理的交通規劃和管理策略。
03流通設施:打通“堵點” 加速流通
當前,制約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的卡點堵點問題依然突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還需完善。通過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數據脫敏、數據沙箱等技術,可以實現數據在不同主體間“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機構提供數據共享、開放、交易的可信環境,有效提升數據流通環節的安全可靠水平。隨著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需要對數據孤島化下的大規模數據流通進行破題。數據要素可信流轉,需要創新技術支撐,包括物聯網、區塊鏈、隱私計算和人工智能等。
04安全設施:為數據流通保駕護航
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需要發展數據空間、高速數據庫,推動匿名化、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隱私計算功能和區塊鏈技術應用,增強數據利用可信、可控、可計量的能力,讓數據要素“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廣州某市利用隱私計算一體機,建成覆蓋全市各行業和各部門的城市隱私計算聯盟網絡,為政企數據流通應用提供了基礎能力保障;某科技公司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共建分布式汽車數據共享交易平臺,實現了企業間汽車數據交互與綜合應用;另一家科技公司打造的“金易鏈”項目在某市落地應用,強化了開卡監測和風險管控,提高了反詐風險識別能力,實現了數據可信流通。隨著各領域數據要素應用案例逐步增多,數據流通與安全基礎設施的強大支撐力將越發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