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6月10日電 /美通社/ -- 手機不僅可以預約掛號,還可以取號,在線候診;可以支付診費,患者省去了樓上樓下來回跑和排隊交費的時間;還可以用手機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報告一出來,手機就會收到提醒消息,登錄深圳市衛計委統一網上預約掛號統一平臺 -- 就醫160就可以查看。
深圳市兒童醫院6月9日宣布,攜手全國較大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 -- 就醫160,共同打造“網上醫院”,改善患病兒童和家長的就醫體驗。
市兒童醫院率先實現手機支付
繼網上預約掛號服務后,深圳市兒童醫院再次與就醫160合作,推出手機支付,在就醫過程中,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支付檢查費,成為深圳首家實現移動在線診中支付的醫院。
市民到深圳市兒童醫院就診前,通過就醫160 APP或就醫160微信服務號就可以預約掛號,到醫院就診后,用手機再次登錄就醫160 APP即可直接診中支付。未來,深圳市兒童醫院官方微信也將在已開通的預約掛號功能上增加診中支付功能,實現多渠道選擇。
近年來,隨著深圳市人口的不斷增加,深圳兒童“看病難”問題突出,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為了緩解兒童看病難問題,深圳市兒童醫院從2011年開始,花大力氣進行醫療流程優化、改造,在門診推行“一卡通”邊診療邊付費的就診模式,持卡人可全程實現自助掛號、交費、充值等,同時還進行了輸液流程改造、檢查檢驗流程改造,還通過資源整合、彈性排班、績效激勵、預約掛號等措施,大大縮短了患者診療時間,緩解了兒童看病難問題,使醫院診療資源得到較大程度的利用。2011年醫院流程優化改造前,日門診量僅為三千多人次,但以當時的接診效率,醫院的接診能力已近飽和,人滿為患,高峰期患兒等候時間甚至超過六個小時。流程優化改造后,目前日門急診量雖然攀升到五六千人次,門診的擁堵情況卻大為緩解,非疾病高峰期隨到隨看,高峰期候診時間最長也不超過三個小時。
深圳市兒童醫院鐘山院長介紹:“我們兒童醫院是從2011年開始做預約掛號的。如今開通診中支付,在便利患者的同時也有助于醫院進一步改善秩序,提高效率。”
深圳市兒童醫院鐘山院長表示,除了預約掛號與診中支付外,醫院還將與就醫160一同完善就醫體驗反饋、醫生隨訪等診后服務,將醫院打造成智能便捷的“網上醫院”,讓患兒和家長在整個就醫全流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
“為市民提供手機預約診療、小額支付和以電郵投遞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是市政府今年承諾的民生實事之一,按照市里要求,我們要把實事做好,” 深圳市衛計委孫美華副主任表示。
“網上醫院”將全國推廣
就醫160負責人羅寧政表示,與深圳市兒童醫院合作開通診中支付,是就醫160平臺診中服務項目的一次重要完善。
通過就醫160平臺,除了網絡預約掛號、在線支付掛號費、手機取號在線候診、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和體檢報告單外,還可以對服務進行評價反饋,對慢性病進行智能管理等等,功能涵蓋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醫院”,“網上醫院”連接醫院醫生患者三端,暢通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就醫服務。
羅寧政表示,作為全市網上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在衛計委的支持下,就醫160將繼續用互聯網,與深圳市兒童醫院一起繼續優化診后服務,讓首個“網上醫院”真正落地深圳,同時還將在其它醫院快速復制“深圳市兒童醫院經驗”,讓深圳市民享受到“網上醫院”帶來的便利。
目前,就醫160平臺每天的掛號量超過11萬人次,居全國第一。其中,深圳本地達4萬人次。深圳每三個就診患者,就有一個是通過就醫160網絡掛號。
隨著就醫160已經成長為全國較大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網上醫院的“深圳模式”也將隨之推廣到全國。目前就醫160覆蓋的城市已超過100個。
市醫管中心黨組書記張丹對深圳市兒童醫院與就醫160平臺合作打造“網上醫院”給予肯定。“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消除信息不對稱,通過互聯網,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通過互聯網,真正緩解市民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