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2015年7月1日電 /美通社/ -- 中以農業合作簽約儀式今天在山東臨沂舉行。以色列利夫納特、瑞沃樂斯等國際知名企業與中國金正大等企業簽屬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作為我國“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內容,此次合作,中以雙方將在優良品種、精準施肥、高效節水、智能管控等現代農業技術研發推廣方面展開廣泛合作。來自國家農業部、臨沭縣政府、農資領域、以色列中國大使館及以色列企業代表等1000多人參加這次盛會。
2014年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支持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支持企業創新開展各類農業對外合作。本次活動被認為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成果,是在多次中以合作的基礎上,致力于包括推進水肥一體化在內的多項現代農業合作。
作為坐落在齊魯大地上的行業領先的高科技企業,金正大一直扮演著中外農業交流的“先鋒”。為了學習農業強國以色列的現代農業科技,金正大先后4次西行“取經”,組織農業方面的專家學者、種植大戶等到以色列深入學習以色列先進的農業技術,并與以色列簽訂了一系列的農業合作和交流的項目,使中以農業的領域不斷擴展和常態化。
金正大助推中以合作的行動得到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2014年6月,首批“以色列水肥一體化國際培訓交流活動團”赴以色列參觀交流,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先生接見了萬連步董事長,“以色列--中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國際峰會”舉行;同年11月,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會見萬連步,“金正大--利夫納特農業科技研究中心”揭牌;今年1月,金正大第三次開展“以色列現代農業技術交流培訓”活動,萬連步會晤以色列農業部部長沙米爾;4月,金正大與希伯來大學 Yissum 技術轉化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通過這些合作,金正大打造我國對外農業合作的“橋頭堡”,為“一帶一路”戰略和我國農業現代化積累了可貴的經驗和鮮活的案例。
金正大計劃用五年左右時間,全面與以色列相關企業、高校院所、政府部門等合作,引進其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建設“五個1工程”,即啟動10個中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100個農化服務中心建設、1000名農藝師培訓、10000塊試驗田建設、100000名農業示范戶培養共五項對未來農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中長期項目,鼎力助推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對中以農業合作推進水肥一體化技術給予高度贊揚。他認為,以往中以兩國的合作都集中在政府層面,但今天一系列的兩國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簽約讓他很興奮,他說可以預見未來的這種合作模式會對未來的中以農業合作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和以色列,將共同創新并產生合力。此次合作,將成為全國在農業和環境上合作、并向全國推廣的模板。”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商務官奧莉·賽頓說。
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認為,這將更好地促進中以農業合作的成果落地,促進以色列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全方位開啟中以農業的深度合作模式。
據項目規劃,10個中以農業示范園將在山東、新疆、內蒙等地建設。將建成集優質品種、精準施肥、高效節水、智能管控等現代農業技術展示、示范推廣和交流培訓于一體的國際化農業科技示范園,全面展示以色列現代農業技術,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業技術進步。
同時全國將啟動100個農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每個農化服務中心配備專業農化服務人員和相關場地、設備、具備產品倉儲、銷售、配送以及農化服務功能,將成為集測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信息服務等為一體的農化服務網絡體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金正大還將通過三個方面發力農業人才建設,帶領中國各級農技推廣系統、農科院、大學的專家,農業產業化公司、農業合作社的骨干技術人員送到以色列實地感受和培訓;同時在全國打造10000塊試驗田,通過與國內外權威的科研機構合作,實驗與示范相結合,獲得基礎的權威數據,展示產品的應用效果,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更好的服務三農,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通過與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以中農業合作交流中心等機構合作,在全國培育100000名農業示范戶,為其贈送滴灌、灌溉設備,提供全程配套技術服務,以期通過示范帶動作用,在科學施肥、增產增收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讓農民“眼見為實”,確實感受到好產品、好技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