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11月1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啟了她上任以來第八次的訪華之旅,中德兩國將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攜手、“中國制造”同“德國制造”合力,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日前,TUV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TUV SUD)管理委員會主席施特克芬博士(Dr. Axel Stepken)闡述了他個人對于“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 以及“一帶一路”等戰略的見解,并表達了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第三方認證檢測機構,TUV SUD 正以德國“工業4.0”戰略中獲得的實踐經驗來為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深入的專業服務。
施特克芬博士認為“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擁有眾多相同點,兩者均由政府機構提議并領導開展,并與國家長期發展或升級戰略有關;旨在加深數字化和制造行業一體化,加強國家工業競爭力。但同時他還指出兩項國家措施之間存在某些差異,“中國的戰略以十大關鍵行業的制造重組與升級為重點,德國則關注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涉及到數控系統應用程序,‘工業4.0’側重于標準制定和服務型生產制造。”
作為國際知名的測試、檢驗及認證公司,TUV SUD致力于提供安全、優質、可持續性解決方案,為客戶增添有形的經濟價值,通過為整個供應鏈不同參與者提供始終如一且信賴可靠的服務,TUV 南德與客戶攜手合作,在獲得長期收益的同時,滿足客戶安全及質量的目標。
“在工業4.0中最基本的一項關注點就是數據安全性。”施特克芬博士表示,“生產系統互聯性增強,大量數據處理要求等對工業提出全新挑戰,智能生產系統更易受到惡意攻擊、破壞和偵探。”
很多發展中國家借助創新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中國 IT 行業發展迅速,致使其他新興經濟體也意識到了技術創新在經濟發展領域當中的重要影響作用。一系列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包括“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逐漸成為提高發展質量的全新驅動力。
與此同時,對于中德兩位未來重要的合作領域,施特克芬博士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電動汽車、新能源、能源效率、智能建筑和智能基礎設施、鐵路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兩國現有的需求以及面臨的挑戰都存在共同點。
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是德國企業另一個感興趣的戰略舉措。施特克芬表示這一戰略“將成為21世紀較使用的國際戰略之一。它會在中國與歐盟間激發巨大的潛在效益,并為中德兩位間創造出無限的合作潛力。并且,‘一帶一路’提倡的‘開放與包容’,為想要實現海外擴張的中國小型公司提供了理想的解決之路。TUV SUD將不遺余力地為這些公司企業提供支持與協助,讓其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實踐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TUV SUD是德國唯一被選作“世紀品牌”的測試與認證機構,一同入選的還有其他業務領域的德國著名品牌,如蔡司、保時捷及德國漢莎航空。該“世紀品牌”評選出的榜單已經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中國是TUV SUD在德國以外重要的戰略市場,目前,集團在中國已有40多個分支機構,員工人數約3000人。
施特克芬博士補充道,“無論過去還是未來,如何將先進技術與服務引入中國,幫助中國重新調整行業體系,推動創新,一直以來都是TUV SUD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致力于實現全球經驗與中國本地需求相結合,并更加關注新興行業。”
除了客觀、專業、優質的測試與認證服務以外, TUV SUD還將向中國企業介紹蘊藏在“工業4.0”背后核心理念的更多細節,幫助中國企業成功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TUV SUD擅于為創新技術提供專業支持,緊跟環境保護與低碳排放發展潮流;在全國范圍內構建專業實驗室網絡;為當地客戶提供專業化培訓或指導;同時與本地公司合作,為完善其質量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