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6年6月1日電 /美通社/ -- 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中國規模較大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專業展覽“2016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軟博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工信部頒發了針對園區、企業、人物、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一系列獎項,旨在表彰行業內做出突出貢獻的軟硬件企業以及優秀園區,行業人物代表,產品等。成都天府軟件園因多年來在產業聚集、創業孵化、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卓越貢獻,榮獲“2016年中國軟件園區杰出貢獻獎”。
作為西部互聯網產業“策源地”,天府軟件園如今已經吸引到包括IBM、SAP、EMC、阿里巴巴、騰訊等5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34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園區人員超50,000人,成為中國優秀的軟件園區之一。會議期間,天府軟件園總經理何蕾在“中國軟件園區發展論壇”上代表獲獎園區做了“名園演講”,詳細敘述了天府軟件園在管理運營方面的思索。
做平臺 促進產業融合
近年來,全球IT支出縮減繼續加速行業轉型調整。IT企業普遍面臨著營收下降、市場收縮、競爭加劇等方面的挑戰,企業運營壓力加劇。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深入發展,產業的重心和熱點也在加速迭代,企業需要更有效的去把握新的趨勢和市場。
與此同時,天府軟件園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達到較高的入住率,形成了較高的產業聚集度,也聚集了大量的潛在產業資源。截至目前,園區內聚集了各種規模的企業,既有世界500強企業、國內龍頭和行業知名企業,又有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創業企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園區豐富的產業資源“做好平臺”,切實地幫助園區企業實現業務轉型和業務成長;如何盡可能為各行業、各類型、各規模的企業搭建共享平臺,成為園區工作重點。
未來,天府軟件園將更加注重打造更有價值的園區產業發展平臺,促進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企業發展資源要素對園區企業的覆蓋以及在園區企業間的分享,最終促進園區企業的業務成長和共同發展。一方面在產業資源聚集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產業融合,實現資源的互動和整合;另一方面從做好服務的基礎上升級為做好平臺,匯集資源、促進共享。今后,天府軟件園不再是單純的管理方、服務方,還將擔任整合者、催化者的角色。同時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新工具和新手段進一步促進提升上述工作的信息化、現代化,最終實現整合資源、打造生態、共同發展的目的。
做連接 匯聚企業資源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天府軟件園就已經著手加強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園區、企業與市場的連接,逐步搭建更高層次的產業生態。通過“做連接”讓園區內500強企業和知名企業之間,大企業和創業企業之間,創業企業和目標客戶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從而創造更多可能。
何蕾表示,目前天府軟件園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做連接”:一是,企業與企業間的連接。天府軟件園已經開展了近百場各種形式的CEO聯席會;二是,企業與創業者之間的連接。“天府軟件園創業導師庫”將園區內企業CEO、成功創業者以及技術牛人集結起來,通過開展沙龍或培訓等方式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術,從而切實幫助創業者;三是,企業與園區之間的連接,讓企業參與到園區運營中來。比如,天府軟件園的公共技術平臺的云服務平臺和手游測試平臺就是和園區企業共同搭建的;四是,企業與市場資源間的連接。基于園區互聯網用戶流量入口的優勢,天府軟件園向創業團隊開放了“園區第一市場”服務,利用園區廣告牌、媒體屏、網站、微信為創業項目提供產品推廣。該項服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這5萬人口中發展用戶,甚至獲得與其他企業進行業務合作的機會。
未來,天府軟件園將將加強“做平臺”和“做連接”,進一步匯聚資源,幫助園區企業更好的發展。為園區企業打造不一樣的平臺,創造不一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