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7月5日電 /美通社/ -- 近日,雷諾-日產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公布,在2015年通過協同效應節省開支達43億歐元,較2014年同比上升13%,提前一年完成了聯盟提出的既定目標。目標的達成主要歸功于采購、工程設計和制造三大領域協同效應的突出表現。
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40130/666713-a
雷諾汽車與日產汽車之間的協同效應通過成本減免與收益增長產生,且只有每年新增(而非積累)部分會被納入統計。協同效應有助于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達成各自的財務目標,并且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車輛。
2014年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整合了工程設計、制造工程與供應鏈管理、采購和人力資源這四大關鍵職能部門。整合后兩家公司仍保持獨立運營,但各職能部門分別由聯盟的一位執行副總裁統管。
雷諾-日產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表示,“我們四大核心業務部門的整合已在降低成本、削減開支和增加收入方面顯現成效。得益于這樣的整合,預計到2018年,聯盟的協同效應有望達到55億歐元。”
CMF模塊化平臺
CMF(Common Module Family,通用模塊架構體系)模塊化平臺是雷諾-日產聯盟獨具特色的模塊化車型架構體系,也是推動協同效應日益增長的重要來源。聯盟已經開始從該平臺受益,如,在北美上市的日產ROGUE,在歐洲享有盛譽的逍客,以及在日本和中國投產的奇駿。此外,雷諾汽車成功發布的新ESPACE、KADJAR、新MEGANE和TALISMAN,均是基于CFM-C/D模塊化平臺打造的。
2015年,雷諾汽車開始在印度銷售KWID。在2016年年中,達特桑品牌發布了REDI-GO。這兩款車型均是在聯盟位于印度金奈的工廠基于CMF-A模塊化平臺生產的。該平臺可生產小型、經濟型的車型。到2020年,雷諾-日產聯盟預計70%的車輛都將采用CMF模塊化平臺打造。
雷諾-日產聯盟及首席執行官辦公室高級副總裁Arnaud Deboeuf表示“隨著CMF-A模塊化平臺的投產,雷諾-日產聯盟證明了其進入印度這樣競爭激烈的市場的能力。在這樣的市場中只有少數汽車制造商能成功地滿足本地消費者對現代化、經濟型車型的需求。”
跨品牌生產
跨品牌生產車型將繼續成為推動制造過程中協同效應的一個主要驅動力。跨品牌生產所運用的是聯盟生產方式(Alliance Production Way,APW),是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通用的一套制造及現場管理體系。該生產方式基于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兩家公司的制造標準。
2016年初,雷諾汽車宣布將在其位于法國桑杜維爾的工廠生產下一代日產NV300,并采用與雷諾新 Trafic相同的生產線。2016年底,雷諾汽車將在其位于法國巴黎附近的弗林斯工廠生產日產新Micra。
位于俄羅斯陶里亞蒂的伏爾加汽車制造廠,是雷諾-日產聯盟全球較大的生產基地,年產能接近100萬輛,目前為拉達、雷諾、日產和達特桑四個品牌生產車型。聯盟擁有伏爾加這家俄羅斯較大的汽車制造商的大部分股權。
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領域的協作
雷諾-日產聯盟還宣布在2020年之前將發布10款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從而實現聯盟在技術創新和“零排放、零傷亡”目標方面的承諾。
聯盟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的領軍者。自2010年以來聯盟銷售的零排放車輛已超過34萬輛。
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正在通力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聯網以及其他新技術以滿足大眾市場和主流車型的需求。通過合作開展先進技術研發,雷諾汽車與日產汽車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時還有效降低了成本。
目前,聯盟每年在研發方面投入的費用約為45億歐元。同時在日本厚木、法國基揚古爾、美國密歇根州法明頓希爾斯、加州森尼韋爾以及印度、巴西、羅馬尼亞、土耳其、中國等地其他區均設置研發中心。
今年1月,聯盟宣布引入了一個共同的車聯網及移動服務團隊,以確保消費者在聯盟旗下所有品牌都能快速體驗到互聯應用服務。該團隊還將代表聯盟陸續導入新的移動服務。
如今,推動協同效應已成為雷諾-日產聯盟的一個重要業務,而日產汽車也將與雷諾汽車一同協作,攜手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