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6年8月8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特高壓的建設和智能電網的發展,我國電網取得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占據世界電網技術制高點的重大成果,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8月6日,美、德、英、韓等國在電力領域卓有建樹的高級別專家齊聚中國智能電網重鎮南京,就“大電網運行與清潔能源消納”主題開展學術研討。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南瑞集團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陳國平,美國工程院院士 Vijay Vittal、Anjan Bose,國際電工委員會前副主席 Enno Liess,美國聯邦能源監管會高級顧問卞建華作主題報告,數十位中外知名專家在系統運行與控制、保護和變電站自動化、電網新技術三個分論壇開展討論,會議吸引來自科研機構、電力企事業單位和高校400多名嘉賓參加。
在世界范圍內,電網電壓等級逐步升高,清潔能源的比例大幅提升,全球能源互聯網得到廣泛共識。針對由此帶來的電網安全穩定問題,薛禹勝認為,大停電防御系統需要在三道防線以及同一防線內部開展協調,未來面臨的挑戰包括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大范圍電網互聯和非能量因素。Vijay Vittal 認為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接入電網將導致電力系統的電力電子化。Anjan Bose 強調,智能電網方向的研究需有頂層設計。卞建華則表示,未來電網需要發揮電力系統作為交互能源網絡,在電力分配和服務支撐方面的平臺作用,以確保安全可靠供電。
與會代表還就各國電網發展實際情況進行了介紹。陳國平介紹了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系統保護方法。巴西專家 Mauricio Aredes 論證了大容量遠距離交直流輸電技術在巴西電網中應用的必要性。英國國家電網公司代表張勝祥介紹了英國電網新能源介入情況。
智能電網概念起源于美國,其重點在于提升電網安全可靠性,歐洲注重可再生能源介入的環保問題,韓國則借用IT技術優勢推動“綠色電力IT”項目。相比之下,我國則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利用先進的通訊、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為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
南瑞集團是我國智能電網龍頭企業,在電網安全穩定、清潔能源消納技術方面國際領先,形成了完整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和整體解決方案,核心產品已累計出口85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化版圖從東南亞、非洲拓展到澳大利亞、歐洲等發達區域。南瑞主辦的英文期刊《MPCE》(現代電力系統與清潔能源學報)在電力能源領域影響影子排名亞洲第一。
南瑞集團總經理奚國富表示:“未來,我們還將全力開展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產品國際化水平,推動調度、變電、智能電表等優勢產品出口國際市場,推動智能調度、電網穩定控制、電動汽車等國際標準立項,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本次論壇依托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則是我國第一個智能電網保護與運行控制方面的重點實驗室,論壇期間,實驗室對外發布安全穩定、繼電保護、智能調度、變電站自動化、公共實驗等研究方向15項開放課題,其中2項為自由探索開放課題。“開放課題將充分發揮實驗室平臺作用,加強實驗資源共享,建立開放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用融合。”南瑞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鄭玉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