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6年11月23日電 /美通社/ -- 日前,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華為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健康醫療和云服務市場結為產業聯盟,在覆蓋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到家庭護理的“健康關護全程”開展全方位合作。飛利浦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國偉,飛利浦互聯醫療及健康信息化事業群首席執行官 Jeroen Tas,華為公司輪值 CEO 徐直軍,華為企業云業務部總裁楊瑞凱等出席簽約儀式。
飛利浦是全球健康科技行業的市場領導者,憑借富有前瞻性的先進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刻的消費者洞察,致力于為從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到家庭護理的整個健康關護全程提供整合硬件、軟件和服務的創新解決方案。例如,飛利浦正在構建連接健康關護全程的健康和疾病管理系統,旨在將互聯的個人健康設備、移動設備、數字化診斷影像設備、患者監護、臨床數據庫等各種軟、硬件產品全部搭載在該門戶上,并基于該系統的大數據集成整合和結構化分析能力,進而為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患者、消費者開發更多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醫療護理解決方案,包括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影像處理、精準診斷、引導治療、院后管理、個人健康管理、家庭護理、人口健康管理等。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 (ICT) 解決方案供應商,在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物聯網一直保持非常高的核心技術研發投入,華為企業云專注于打造專業、安全、可信的云基礎設施服務,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面高效的IT基礎設施建設和云計算服務,覆蓋國內三甲醫院、省市級政務平臺等廣泛的客戶群體。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將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圍繞著醫療大數據的上下游眾多業務范疇,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以及醫療信息化等“互聯網+健康醫療”相關的商業模式都將得到有力推廣和扶持。
基于這樣的戰略背景,雙方將整合飛利浦在個人健康關護和疾病診療、管理領域的專業經驗和系統平臺以及華為成熟、完備的 IT 基礎設施構建、物聯網技術和云服務能力,通過相互開放市場、共享客戶資源、產品聯合開發和推向市場等協作方式,在“健康關護全程”開展全面合作,包括:數字化醫院建設、慢病院后管理、居家養老、醫療級可穿戴設備、醫院云服務、省市級醫療云平臺推廣和應用等。
例如,在關注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預防的消費者領域,飛利浦擁有豐富的個人健康產品、個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居家養老等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關護解決方案。雙方將整合飛利浦在消費者健康領域的深刻洞察和創新能力和華為強大的連接家庭各種電子設備并采集信息的互聯系統、物聯網和云技術,聯合打造數字化智能的健康居家環境,通過人與設備的互聯互通和數據信息的實時傳輸,使人們在家中、醫院、或其他任何場所,都能獲得持續的關護服務。此外,雙方還將結合飛利浦醫療級別的可穿戴技術與華為在消費者市場的優勢,加快可穿戴設備和遠程健康管理的創新、推廣和應用。
在專業醫療領域,雙方將從醫院客戶的痛點、需求和現實狀況出發,依托飛利浦在診斷影像、患者監護、病理研究、臨床數據等方面的資源,發揮華為強大的互聯互通、數據存儲、高性能計算等優勢,通過患者、設備、數據的連接,聯合打造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醫院試點建設,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飛利浦全球執委會委員、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國偉代表飛利浦簽約,并表示:“在健康科技領域,飛利浦正在積極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的生態融合和增值服務。與華為的戰略結盟,不僅加強了飛利浦在健康關護全程為客戶提供整合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新能力,而且這種跨領域的合作,也推動了醫療健康行業本地生態系統的構建。在‘IT 技術+健康’的層面,雙方的優勢資源將實現較大程度地融合,通過共同探索創新的合作模式,使客戶需求得以較大化地滿足,從而加快數字化健康醫療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的普及應用,幫助醫療系統應對挑戰,使得更為廣泛的人群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更好的健康保障和醫療關護。”
華為公司輪值 CEO 徐直軍表示:“華為具備的技術、能力、經驗與飛利浦有高度的互補性。特別是華為企業云已經在中國構建了一張覆蓋國家-省-地市三級的云服務網絡,讓企業像用水、用電一樣使用 ICT 服務,并承諾‘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華為與飛利浦的合作能共同打造面向消費者的健康全程關護云。”
雙方將組建聯合團隊,在健康科技和信息技術領域加強協作,專注于飛利浦根據自身優勢、疾病普遍性和重要性以及市場需求定義的四大健康領域 -- 心血管、腫瘤、呼吸和母嬰護理,旨在利用移動互聯等數字化技術,融合個人健康消費和專業醫療,實現醫院和家庭的互聯,通過數字化智能設備連接醫護人員、患者和消費者,不僅使人們任何時間和空間都能獲得持續的關護服務;也使得健康醫療數據的采集持續而全面。飛利浦與華為將在健康醫療行業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展開深入廣泛的合作,推動健康醫療行業從“經驗即決策”到“數據輔助決策”再到“數據即決策”的變化,不僅協助醫護人員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精準診斷,還能為個人提供更有效的個性化健康醫療關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