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月16日電 /美通社/ -- 1月15日,德國萊茵TUV(下稱“TUV萊茵”)作為唯一一家第三方檢驗、檢測及認證機構受邀出席201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TUV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副總裁陳偉康博士在論壇中發表了“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安全挑戰”主旨演說,并正式發布了由TUV萊茵和蓋世汽車研究院聯合編制的《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引起參會政府機構、企業、科研機構的廣泛關注。
TUV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副總裁陳偉康博士出席201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TUV萊茵和蓋世汽車研究院聯合發布《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白皮書》
作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中國目前正面臨如何從汽車產銷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的思考。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輕量化等作為新興技術正逐步成為汽車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汽車行業的發展和革新都將產生顯著的影響。汽車產業正圍繞 “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主題發展,其產品結構、生產方式、技術工藝、產業鏈等也必將發生深刻改變。
《白皮書》根據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軌跡及TUV萊茵在汽車行業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挑戰等提出建議,幫助汽車產業鏈各相關方了解汽車產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近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擴張。《白皮書》在總結中國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和格局的基礎上,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輕量化、智能制造等方面,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讀。
根據政府規劃,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8000萬輛,年銷量占汽車總銷的40%-50%;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也將基本建成;在汽車輕量化方面,整車質量也將比2015年減重30%。
從總體而言,中國汽車制造業水平總體處在工業3.0向工業4.0邁進的階段。想要真正進入工業4.0,必須要實現ERP與MES互通,建立汽車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和服務的全價值鏈系統,建立完善的大數據庫系統,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人人交互、人機交互、機器與機器交互,從而實現智能制造。
中國主流汽車企業現狀調查結果出爐
為了全面而準確地反映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白皮書》圍繞中國汽車行業環境、生存現狀及展望,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互聯等新技術發展路徑,對國內主流汽車廠商進行了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多數汽車行業企業在2016年實現了產量規模和利潤雙增長,對2017年的產能規劃保持樂觀態度。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汽車企業在2017年的重點規劃。主要影響行業的挑戰來源于技術升級和更新的壓力,市場需求變化和政策風險。國家政策將是左右汽車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車企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后的車市仍保持樂觀。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重點對動力電池與電池的管理系統、電機驅動與電力電池總成、電動汽車智能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系統六個方向進行研發部署。
車聯網時代的汽車信息安全將成為研發重點。目前智能互聯的關鍵技術被外資企業掌控,對本土企業來說,成熟的研發流程的引入,新技術的普及和新商業模式的建立都是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挑戰及TUV萊茵建議
陳偉康博士在演講中表示,雖然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但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在產品安全設計、研發及生產流程、出口測試認證、新能源汽車電池與充電樁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挑戰,如果不能及時完善升級,也將制約我國汽車行業的進一步深化發展。TUV萊茵在《白皮書》中總結了中國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建議:
- 安全部件設計需引入功能安全
車輛電子電氣系統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實施ISO 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國際標準)可降低電子電氣系統失效行為產生的潛在風險,但由于對車輛和系統提出了功能性的安全要求,對汽車企業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原先的開發方式與流程需要隨著安全需求的提升進行優化升級。ISO 26262標準暫時沒有出現強制執行要求,但TUV萊茵認為該標準的執行將減少因為電子電氣系統失效造成的事故和降低潛在召回風險。
TUV萊茵建議汽車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采用功能安全V形開發流程。通過這種加強后的結構化的周期模型,將隱藏在安全相關系統中的非安全因素降至較低水平?!栋灼穼δ馨踩_發流程和傳統開發流程進行了詳細比對,并對功能安全開發流程的主要階段進行了充分解讀。
- 新能源汽車出口測試認證嚴格
歐盟市場準入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具有一定挑戰。國內生產制造的純電動汽車出口歐洲,必須通過及其嚴格的歐盟整車型式認證和針對電動汽車的特殊的安全技術標準UNECE R100(俗稱R100)?!栋灼妨信e了歐盟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法規要求,這些法規不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整車提出了認證規定,對電磁兼容、制動性能、電機功率及續航里程等性能也做出了要求。
作為大中華區首家有能力為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UV萊茵品牌及標識在國際汽車市場廣受認可,出具的測試報告及證書在國際上具有公信力。2015年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共頒發了近萬份E-mark證書,其中很大一部分面向新能源車輛,包括常隆客車、中國中車、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 強化充電樁安裝規范及安裝服務供應商管理
TUV萊茵在與主機廠多年的合作過程中發現,非專業的電氣從業人員和不合格的服務供應商容易導致安裝服務質量下降,從而引發各種安全隱患。《白皮書》中,TUV萊茵總結了交流充電樁安裝的常見問題和充電樁安裝安全規范,并指出充電樁安裝服務商審核是保證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方案。
TUV萊茵可以通過定制化審核內容和審核流程,滿足不同主機廠的需求,為合格的安裝服務商頒發Electric Vehicle Ready Company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和Electric Vehicle Charge Installation Service Provider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安裝服務商兩種證書。
- 改善研發及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設計及量產質量
在生產質量管理過程中,使用各種不同類別的質量工具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在某個具體階段使用較有效的質量工具,仍然是企業需要探索的命題。
作為研發、制造、質量和成本降低的實戰家和質量管理領域最新理念的前鋒,TUV萊茵從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等三個階段歸納“質量三部曲”,并在《白皮書》中深刻總結了各個質量工具的適用階段。
- 新能源汽車行業人員安全技能有待提升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不僅表現于產品的主動安全上,也體現于從業者的自身安全上。由于汽車產業覆蓋面廣,參與領域眾多,面對的職業性安全所涉及范圍也是其他行業所無法比及的。
TUV萊茵建議汽車企業必須加強對汽車從業人員安全規范培訓的重視程度,從業人員除了掌握汽車制造的必備的專業技術知識之外,還應常握和了解基礎的管理知識、風險預控知識和相關的工具的使用。
- 新技術發展態勢對汽車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挑戰
2016年10月,IATF(國際汽車工作組)正式發布了全新的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IATF 16949:2016,替代原有的ISO/TS16949標準。該標準將繼續幫助企業提升其質量管理體系,以應對汽車行業由于復雜的供應鏈以及充滿競爭的全球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TUV萊茵認為相關方需求和基于風險思維的持續改善,是新版體系標準的主要變化點,并在《白皮書》中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對關于轉版的17個問題進行了充分解答,以幫助汽車企業快速適應新標準,為其制定轉版計劃、合理開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以下鏈接:
德國萊茵TUV《2016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白皮書》全文下載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