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3月21日電 /美通社/ -- 日前,全球領先的咨詢、保險經紀以及解決方案公司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 NASDAQ: WLTW)《未來的工作》新書媒體見面會在北京召開。新書的合著者、韋萊韜悅人才與獎酬業務全球投資委員會董事總經理瑞文·杰蘇薩森來到現場,與嘉賓和媒體分享關于未來雇傭關系的研究成果,探討未來企業管理者如何優化和引領各方面的資源,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德國“工業4.0”戰略以及美國“工業互聯網”概念的相繼提出,如今無論在北京、上海,還是紐約、倫敦,全球勞動力供給及人力資源管理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中國也已邁上了一條全新的跑道,這就是以機器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為代表的工業4.0時代。
“未來五年,從全球的視野來看,中國的勞動力供給處于比較平衡的狀態。盡管總量上相對平衡,但未來五年在高技能員工方面將有兩千多萬的缺口,所以未來人力資源結構面臨著巨大挑戰。”韋萊韜悅亞太區人才與獎酬董事總經理方曄表示,在全球化的人才戰略、大數據的分析能力方面,以及在如何提升員工體驗和全球化治理方面,工業4.0時代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
發布會現場,瑞文·杰蘇薩森結合這些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挑戰,為大家介紹了《未來的工作》一書的精髓,并傳遞了該書的核心觀點:未來的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是引領工作,而不是管理員工。他認為,傳統雇員社會正在消失,個體價值迅速崛起,組織呈現出更高的平臺性和開放性的趨勢。這一趨勢挑戰著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模式,現階段企業的大部分工作主要依賴于組織內部的全職雇員來完成,而對于未來的企業管理者而言,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優化和引領各方面的資源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傳統的雇傭關系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以前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在未來將分為內部與外部,而未來的工作也將由企業員工、自由工作者、外包和合作伙伴、人力資源平臺、人工智能等協同完成。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未來要管理的員工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
“在未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速度、成本與風險是非常重要的三個原則。”瑞文·杰蘇薩森解釋說:首先,企業是否已經具備應對快速提升與變化的能力;其次,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人才結構和成本也是企業需要思考的;最后,如何更好地平衡風險,在更快地提升能力的同時,將風險可控。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論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是共享平臺的興起,都會為企業的用工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為企業及員工個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方曄表示,“在工業4.0的背景下,韋萊韜悅針對未來工作所需要的人才戰略、雇主品牌,以及如何全面提升員工的體驗等,提出了一系列工業4.0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與時俱進,抓住機會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