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7年4月5日電 /美通社/ -- 海事領袖號召業內人士積極應對未來挑戰,不僅要在當前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維持競爭力,與時俱進,也要面向未來,免遭新時代的淘汰。
在4月份將舉行的2017年亞洲海事展 (Sea Asia 2017) 會議及展覽前的簡介會上,4位行業領袖指出當前十分有必要投資于解決方案,從而確保公司從容應對監管變動等未來挑戰,同時更深入了解技術帶來的影響。
新加坡船務公會 (SSA) 國際委員會主席 Rene Piil Pedersen 先生表示,2016年充滿挑戰,而今年行業前景向好,集裝箱運輸需求預期增長2%至4%,散貨及油輪運輸需求也將逐步增長。
Pedersen 先生表示:“集裝箱行業雖仍未走出困境,但繼2016年運費率錄得記錄低位以來,目前大部分貿易正在好轉。2017年行業的整合活動增多,將進一步支持持續性發展。我們對散裝運輸表示樂觀,而未來一年新建的項目將對油輪運輸具有決定性作用?!?/p>
Pedersen 先生也表示,數碼技術為行業帶來巨大機會。
“數碼技術令各大公司有更多機會與客戶接觸,為客戶創優增值,比如大數據使得管理資產更加高效。兩三年前,集裝箱訂艙流程耗時2個小時,如今只需幾分鐘,而在未來數年,或許幾秒鐘就能搞定。”
“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過去并未直接與全球供應鏈聯系,而隨著電子商務和數碼解決方案的盛行,如今他們能有機會接觸全球供應鏈,也讓各大公司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更加直接、更加高效地滿足客戶需求?!彼硎?。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 (MPA) 局長助理Tan Beng Tee女士強調,海事企業需要著眼未來,尤其是要與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同步。
“數碼時代的到來將有助于改善行業流程,但也會顛覆以往的經營方式。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做好準備,重新考慮數碼技術將為行業帶來的新商業模式。”
“我們需要關注的另一個方面是勞動力技能。航運業是傳統的文件密集型行業。而隨著區域鏈發展日益成熟,未來這種狀況將改變。業務要求新的技能,我們也將需要培訓我們的員工掌握跨學科技能,如IT知識和數據分析能力等。”Tan 女士表示。
會上的業內人士也探討了加強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由于超級聯盟、并購活動增多,加上監管環境和合規問題要求越來越嚴苛,預期行業內將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加強風險管理十分必要。
Joseph Tan Jude Benny (JTJB) LLP 管理合伙人K. Murali Pany先生強調,各大公司應基于風險管理投資,重新評估其業務模式。
將于2017年亞洲海事展上發言的Pany先生表示:“我們必須認認真真地反思一下,企業在管理風險方面需要如何做。所有的企業都面臨風險,而問題在于,是盲目地承擔風險,還是采取有序的措施,在風險發生前做好萬全準備?!?/p>
例如,他指出需要制定適當的合約。他表示由于合約條款過于模糊或制定不完善,可能令企業蒙受數百萬美元的損失,這種情況太頻繁了。他也強調制定協議時要深思熟慮,鼓勵各大公司仔細審視客戶的信譽狀況。
“企業不要只是追逐盈利,而應該實現可持續地盈利;不要只關注成交量,而應該發展更穩定的業務。”
隨著未來監管制度的變動增多,如頒布壓艙水管理公約及在2020年開始實施燃料含硫量限制,Pany先生表示,遵守這些規定是風險管理的關鍵。
他表示:“為符合這些規定,各大公司必須制定更加嚴格、更加有效的風險管理計劃,并進行持續投資。關鍵在于制定適當的程序、協議及技術結構?!?/p>
海事新聞 (Seatrade Maritime News) 編輯Marcus Hand先生表示,2017 年亞洲海事展期間將會舉辦多場討論,包括關于顛覆性技術和創新技術對航運未來的影響的探討。
“除了應對市場挑戰外,海事行業也須做好準備,迎接行業內正在開展的新一輪技術變革。企業需要展望未來,了解如何利用當前的行業機遇,同時確保已制定適當的防護措施,應對未來的挑戰。”
“今年的亞洲海事展將會探討所面臨的部分機遇與障礙,為海事領袖提供一個國際化的平臺,共同分享他們關于如何重塑全球海事行業發展的見解。”
“預計今年的亞洲海事展將迎來逾16,000名人士參與,我們期待著卓有成效的探討,進一步促進行業發展?!盚and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