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5月10日電 /美通社/ -- 5月10日,國內首部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片《緊急救護120》在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召開首場新聞通氣會,宣布節目將啟動拍攝。會議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處處長王彤主持,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處副調研員潘明華,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總制片人俞瑛,SMG互聯網節目中心常務副主任藺志強,節目總導演李菁共同出席。各支持單位領導及導演組就節目策劃調研工作及拍攝計劃,與到場的十余家媒體進行了互動交流。這是上海繼《急診室故事》、《人間世》后推出的又一部深度醫療紀實電視節目。節目拍攝將覆蓋全市43個120急救站點和70余家醫院。
這部節目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指導、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監制、上海衛生計生委支持、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協助拍攝、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運營,SMG互聯網節目中心聯合投資與制作,將于6月全面投入拍攝,計劃制作12集,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播出。之前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的大型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開創一線衛視平臺周五晚間黃金檔播出紀錄片的先河,取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并獲多項國內外紀錄片殊榮。
全國首度聚焦院前急救事業,高標準制作獻禮十九大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速,急救醫療服務工作日趨凸顯出其在城市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急救醫療重要組成部分的院前急救,承擔著群眾日常急救、突發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動保障等職責,事關民生福祉,承擔了部分政府職能,對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院前急救服務體系完善和先進與否,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社會安全保障與應急救援反應能力和急救醫學水平的重要標志。然而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我國院前急救發展不均衡,同時存在著管理模式不統一、工作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同時,急救教育的缺乏、醫患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矛盾一直阻礙我國急救發展。一方面,政府及醫療行業一直為院前急救醫療而努力和付出,但急救醫生資源仍舊常年短缺;另一方面,公眾享受院前急救醫療保障同時,卻對它鮮有關注,而對于緊急救護的認知偏差更是普遍存在,導致急救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這檔節目正是為了推進院前急救建設進一步發展完善,制定急救行業規范與標準,更重要的是順應“健康中國2030”戰略發展,切實加強對影響國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衛生問題的有效宣傳,從而將目光投注在這一長期缺乏關注的領域。會上,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處處長王彤提及了該節目對于將上海建設成有“溫度”的城市的三重價值:“第一重價值,是它的生命教育,增強了國人對生命的理解,對生命的敬畏;第二重價值,傳遞120守護上海這座特大城市的正能量;第三重價值,引發社會思考,進一步增進社會對醫學界的理解。”
歷經一年多的調研策劃,并得到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的支持和指導,以及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全力協助,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出品,SMG互聯網節目中心聯合聯合投資及制作的大型健康紀實類欄目《緊急救護120》將正式進入全面跟蹤拍攝階段,將以高標準高品質獻禮十九大。
此次拍攝地點選擇上海,是基于其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全國首次提出社會急救免責,明確規定“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對患者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法律責任”,這將代表中國急救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衛計委的宣傳理念處于領先地位,緊急救護基礎亦領跑全國。上海是目前全國急救車配備量較高的城市,并以平均每4萬人配置一輛的標準高于國家標準,承擔著市區2400萬人口的日常急救。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在會上也詳細介紹了上海院前急救的優勢:“完全由政府主辦,不依附公安消防或其他醫療急救,擁有自主的人才物資配置,獨立運行,在國內被稱為‘上海模式’。較大的特點是反應迅速,服務到位,關鍵時刻拿得出,打得響,更能體現出政府關注民生的宗旨和職能。”
紀錄片將鏡頭對準120急救醫生這一特殊群體,希望通過真實展現我國院前急救事業發展的現實狀況,反映當前院前急救工作難點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我國醫療救助體系宣傳,影響和引導對急救醫生,乃至整個醫學界的尊重與理解。同時,更希望借此呼吁全社會關注院前急救,學習和了解緊急治療的相關知識,共同搭建生命的綠色通道,為發展大急診急救體系,推進有序就醫,以及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做出應有的貢獻。
肩負院前急救“十二五”規劃建設成果傳播,真實記錄,直擊現實
此次《緊急救護120》將采取多組攝制組并進的方式進行拍攝,從120調度中心、急救車廂,到醫院急診部,多地多機位,覆蓋全市70余家醫院,43個120分站點。因院前急救的特殊性,拍攝小組亦將隨時整裝待發,24小時全天候追蹤搶救一線,完全捕捉緊急救治的突發狀況。在不影響對病人急救的前提下,不預設劇本,也絕不提供任何人物設定,真實展現急救員從接警到受命出發,爭分奪秒趕至現場進行搶救的過程,從而多角度多方位真實呈現急救中心及急救人員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緊急救護120》在表現有對生命的捍衛和對死亡的人文關懷的同時,探討醫學局限性、醫患矛盾、養老問題、夫妻關系、親子教育、都市白領工作與生活的沖突等各類社會議題。
《緊急救護120》還將全國首度深入急救醫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日常生活,通過120急救員的主視角來展現這群白衣天使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從而在呈現他們在每一次生死抉擇下的艱辛與執著,每一次救死扶傷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時,帶來更強烈的沖擊力,以期民眾在觀看節目后給予急救醫生更多理解和尊重。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總制片人俞瑛介紹了本片采用主觀視角對于展示上海醫療現實狀況,通過一個個微觀的急救事件,急救車和急救醫生搭建出病患與醫院的綠色生命通道,折射出急救現實狀況。在提及本節目的意義時說道,“希望通過真人真事的紀錄片手段,來增進與觀眾之間的銜接,并給予他們對于生命和家庭的真實感悟。”
據節目總導演李菁介紹,《緊急救護120》將采取歐美紀錄片的剪輯手法來處理題材,多線索同時展開,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從而更富有戲劇沖突,讓觀眾如臨現場,也收獲更多共鳴,從而引發更廣泛的討論。《緊急救護120》將填補國內該領域的節目空白,希望通過節目的播出和影響,為加快我國急救、救護的知識普及,并激發全民參與急救體系建設的隊伍的建設做到一定的傳播作用。
《緊急救護120》節目投資出品方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大健康文化節目內容。此前出品的大型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口碑收視雙紅,在江蘇衛視播出后,開辟一線衛視周五黃金檔播放紀錄片的先河,從而創下國產紀錄片收視新紀錄,并膺選2017年北京國際電影紀錄單元“較佳中國系列片”等多項獎項殊榮。聯合投資及制作方SMG互聯網節目中心則是SMG旗下致力于互聯網內容生產及運營的專業機構,致力于打造現象級、口碑級和垂直領域原創互聯網產品及臺網聯播產品。此次,強強聯手制作《緊急救護120》,將采用臺網聯播的形式,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面向觀眾。以正能量貼近大眾生活、真實記錄反映當下社會健康衛生問題的優質文化IP,將再次引發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