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5月12日電 /美通社/ -- 5月12日,在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中美專科護理學術交流會”在上海德達醫院舉辦。本次交流會邀請了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臟中心等多家美國知名醫療機構的資深專科護理人士,分享美國護理專科發展及專科護士培養的理念與過程。高級實踐護士Barbara Casazza女士、胃腸科注冊護士Winnie Laiwan Wong女士以及美國重癥護理注冊護士Susana Llagono-Sicat女士將她們從業數十年的臨床護理經驗和與會人士深入交流,并著重就傷口、造瘺口專科護理及TAVI護理發表了主題演講。
“專業護理對醫療質量的改善至關重要。我們舉辦這一學術交流會的目的就是希望喚醒大家對專業護理的重視。”上海德達醫院高級護理總監馬玉葉女士說。在加入上海德達醫院之前,馬玉葉女士長期在美國從事醫療護理工作,曾擔任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心臟監護中心護理主管。
于2016年9月營運的上海德達醫院,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臟中心在國內的唯一戰略合作伙伴。醫院在護理標準上遵循國際較高標準,醫護、床護配比與發達國家醫院看齊,充分保證了護理服務實現個體化、全程化、連續化。
在中國,護士常常被誤解成“伺候”患者的工作,或僅僅是醫生的幫手。這些對護士的誤讀正在阻礙著護理專業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在美國,高級實踐護士需要完成碩士甚至博士的學位,從而具備更高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作為醫務團隊的重要成員,可以為患者提供基礎保健、急癥救治、慢性病管理以及其他特殊醫療服務,甚至擁有處方權。”紐約長老醫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心臟重癥監護護士、高級實踐護士Susana Llagono-Sicat女士說。
而在上海德達醫院這樣一家以心血管為特色的綜合性外資醫院,日常診治患者群體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危、重、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要專業、優質的專科護理服務來保證醫療安全,幫助減輕患者的痛苦。上海德達醫院的護理團隊多數來自國內三甲醫院的心血管科室,有些還擁有豐富的海外護理經驗,均通過美國心臟協會基礎生命支持BLS、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考核。此外,醫院在專科技能、服務品質、患者宣教等層面定期提供培訓以及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幫助護理人員能夠更好地提升技能、協助臨床、服務患者。
專業護理的重要性在全球醫療行業內已達成共識。相較于醫生,護士幾乎全天候看護患者,監督病情發展;將患者病情準確、及時的反饋給臨床醫生,為診斷決策提供寶貴的依據;與患者開展緊密交流,給予全方位的健康咨詢建議。有證據顯示,更好地聽從護士的意見,意味著更少的急診,更短的住院時間,以及相應更低的醫療成本。“護士是‘心’、大夫是‘腦’,護士所擔任的溝通角色,從整體出發看待一名患者的職能,是其他臨床醫務工作者無法取代的。”擁有長達40多年的護理工作經驗,在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任科室導師的Winnie Laiwan Wong女士強調說。
“在上海德達醫院,護理人員需要參與術前訪視、討論和術后回訪,協同醫生制定較佳的治療和康復方案,為患者提供整體的護理服務以及貫穿全程的健康教育。全面參與,全權負責,可以做到見微知著,有效提升醫療效果,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馬玉葉女士介紹說。
“在‘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系中,護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德達醫療首席執行官張文明先生說。“上海德達醫院一直致力于通過創新護理崗位的管理及護理人員能級培訓與使用,構建一支專業、高效,人文的團隊,引領發揚先進的護理文化理念,打造優質的心血管專科護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