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3月2日電 /美通社/ -- 在智能化對財務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的當下,智能化管理平臺受到業界廣泛關注。近日,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在“2018中國企業服務年會”上斬獲“2017年中國管理會計及商業智能管理平臺創新產品”大獎,證明了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4507)在推進企業管理智能化應用上的扎實基礎與技術實力。元年C1負責人井普源先生在會上表示,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通過插件化底層架構、企業外部大數據、決策模型模板化、深度學習為企業定制智能化解決方案,全面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新進程。
在元年科技智能財務戰略推動下,企業財務全流程的智能化變革勢在必行。針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近日,元年科技高級副總裁李彤先生受邀為眾多CFO、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講授“智能互聯時代的財務信息化趨勢”課程時指出,基于商業智能(BI)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平臺是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核心所在,是管理會計“智能化”的體現。智能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就是收集數據,利用模型進行計算,用報表、圖表展示計算成果的過程。通過建立模型,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數據分析,再用報表、圖表等形式展現出來,讓管理者發現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李彤表示,智能管理會計平臺主要解決三方面問題:
一是數據采集。管理會計作為企業量化管理的工具,數據幾乎就是一切。信息系統搜集的大量數據,形成了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數據平臺,是企業未來大數據的核心。這些數據不僅包含成本數據、預算數據,還包含管理會計報告數據;不僅僅是財務口徑的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價值量數據,還包括了大量產量、作業量、動因量、人工及工時量的實物量數據等。另外,信息系統還要從產品、客戶、區域、渠道、部門等多視角進行收集數據。
二是模型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基于數據進行系統建模,是由管理會計的本質決定的。管理會計的本質是建立在數據收集、分析基礎之上的精細化量化管理,即通過建立量化模型來模擬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管理會計系統利用強大的計算引擎、靈活的建模能力,為企業成本核算、預算管理、合并報表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隨著市場的成熟、競爭的加劇,企業商業模式進一步虛擬化和復雜化,管理者需要借助模型厘清關系,正確分析、評價各業務板塊的真實狀況。
三是數據展現。在數據建模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智能管理會計平臺還需要為管理者提供直觀的數據可視化展現平臺,其中管理儀表盤是比較常見且易于構建的管理界面。按照各級管理者對業務運營的不同管理要求,定制的交互式界面能快速、準確、全面、靈活的體現公司業務運營實際的數據信息,并且支持文本、表格、曲線圖、柱狀圖、面積圖、餅圖、雷達圖、儀表盤、散點圖、氣泡圖、地圖等多種數據展現方式,最終為業務管理、決策支持提供有效數據信息支撐。
利用商業智能技術,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實現了“智能化”。一方面,構建基于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數據挖掘(Data Mining)+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的商業智能平臺,是管理會計走向“智能化”的必然路徑;另一方面,通過商業智能技術,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有機結合起來,推進管理會計的深度應用,成為集財務小數據、業務中數據、社會大數據于一體的集團級數據平臺,構建智能化模型,最終為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智能化的支撐。
在元年科技購買IBM Cognos軟件在中國的源代碼使用權后,經過消化吸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順應了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的發展趨勢,基于內存的多維數據庫利用內存快速訪問的特性,把數據完整保留于內存,并通過優化的存儲結構和算法處理海量數據和復雜邏輯,將用戶的數據讀寫請求轉換為內存讀寫和內存計算,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多維度的、立體化的數據信息,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快速高效的經營預測、成本管控、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根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為企業管理者提供銷售、區域、客戶等多維度的、明細的、細致的信息,實時展現經營情況,有力推動企業的管理、決策與運營。元年智能財務平臺帶給用戶帶來的驚喜,不僅是數據報告與數據展現,更多的是真正的業務數據智能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