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2018年4月4日電 /美通社/ -- 日前,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項目”順利通過了德國萊茵 TUV 集團(以下簡稱:“TUV 萊茵”)的現場評估。經過歷時一年的推動,首個以 WWF 編制的《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實踐指南(試行)》為基礎進行水管理的試點園區 -- 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的精細化工區和電路板園區中的試點企業成功實現了年節水量30%的“改變”。
WWF 攜“水管理創新項目”探索中國工業園區
WWF 致力于改善用水狀況,降低企業內部及價值鏈或供應鏈相關的水影響,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推進水管理創新項目合作。在中國,WWF 將水管理創新項目的實踐鎖定在了工業園區。歷經30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工業園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由于工業園區進駐企業多,工業企業用水量大、廢水產生量大、污染物濃度高、組成復雜且波動較大、營養物質不平衡,導致園區污水處理技術難度大、管理要求高。許多園區所在區域及流域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水環境隱患多,園區綠色發展面臨水資源約束、水資源集約利用、水污染防治等諸多挑戰和風險。
WWF 運用先進的水管理創新的經驗,參考水管理創新聯盟(AWS)國際可持續水管理等標準及政府管理辦法,編制了《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實踐指南(試行)》,引導園區管理部門、園區重點企業、金融機構、NGO、研究機構等共同參與到工業園區的水管理創新項目中。創新園區水管理模式,全面考慮了水污染防治各環節,應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強化源頭控制和系統治理,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園區水資源精細化管理,防治水污染并減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水管理創新項目試點昆山千燈園區
2016年8月,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項目正式啟動。為了更好選擇試點,WWF 進行了詳細和認真的評估,在有意參加試點的園區中精挑細選,最終將試點選在了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的精細化工區和電路板園區。
位于昆山市的東南部的千燈鎮,是一座擁有250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鎮。如今,這里聚集了電子新材料、高端汽車組件、商貿物流等產業,成為昆山市的經濟重鎮。
項目首批試點選取了園區中的12家重點企業,包括6家印刷線路板企業、3家紡織印染企業和3家化工企業。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執行,WWF組建了項目專家組來負責各個階段的工作,專家組由來自 WWF,TUV 萊茵,AWS 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多個相關方的水管理專家組成。專家組以《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實踐指南(試行)》為指導,在園區里與政府,園區管理方以及企業共同推動水管理創新。
WWF組織專家組到試點園區與企業進行現場調研,制訂有效的實施方案。隨后,WWF 與 AWS、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制訂了培訓教材,并采用了專題培訓、案例推廣、專家至企業現場輔導、經驗交流會等多種方式,向試點企業傳授《指南》的理念及如何施行,切實推動試點企業的水管理創新。最后,WWF 委托 TUV 萊茵編制了評估方案,對項目的執行效果做最終評估。
TUV 萊茵第三方評估展現水管理創新項目顯著成就
經過歷時一年的水管理創新推動,項目的最終執行效果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
2017年6月,TUV 萊茵接受了項目組的委托,對其中6家印刷線路板企業、2家化工企業和1家紡織印染企業進行了現場評估,以第三方的角度驗證項目執行的效果。為期十天的審核過程中,TUV 萊茵與千燈鎮環保辦負責人進行了訪談,了解環保辦在園區層面上的水管理現狀,同時對企業的水管理體系,包括水管理問題識別、行動計劃的執行、績效評估和信息公開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詳細的評估。
項目評估 TUV 萊茵負責人表示,在水管理創新項目執行過程中,各試點企業采用了升級工藝、加強管理、中水回用等多種節水措施。評估結果顯示,績效最突出的企業年節水量達30%,其余企業的節水量也能達到10%。今后企業應繼續堅持并進一步完善水管理體系的運行,同時將關注點從自身擴大至周邊區域,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共享價值。
在中國,TUV 萊茵一直與 WWF 緊密合作并積極推廣水管理創新項目。目前,TUV 萊茵已有6名審核人員通過國際水資源管理聯盟培訓,完成了美國 Ecolab 太倉工廠的 AWS 認證項目審核(這也是 AWS 在全球首個由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的標準執行項目)。同時在 WWF 的促合下,在光明乳業及唯樂紡織也開展了試點項目,特別是此次園區水管理創新項目,TUV 萊茵參與了從審核工具包開發、培訓實施到最后獨立評估的全部過程,積累了豐富的水管理創新經驗。
WWF 水管理創新項目負責人楊愛輝先生表示,通過園區的集體行動實現了水管理創新,無論是經濟效應還是環境效應的優化都有了明顯地提升。WWF 將繼續從園區層面推動水管理創新項目,下一個試點已經在篩選和確認中。我們希望攜手 TUV 萊茵進一步擴大水管理創新的影響范圍,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