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易車日前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者缺陷汽車產......" />
上海2018年4月9日電 /美通社/ -- 根據J.D. Power(君迪)與易車日前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者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認知和評價調查”,七成受訪消費者對主動及時實施召回的車企有好感,認為這是企業“負責任的表現”,半數以上受訪者對召回行為表示理解和支持,認為召回“不代表汽車質量差”。
該調查由中國領先的汽車互聯網企業易車和全球領先的消費者洞察和數據分析機構J.D. Power(君迪)于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共同發起,旨在了解中國消費者對現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的認知與評價,從而更好地傾聽消費者聲音,保護消費者權益,來自全國35個城市的1,581名公眾參與了此次調查。
J.D. Power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喬杰 (Jacob George) 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汽車行業對汽車召回制度都缺乏理性認識,廠家對此諱莫如深,認為實施召回是企業的負面新聞。但是我們的調查發現,消費者對主動召回和被動召回的態度不同,他們對主動實施召回的企業存在好感,而如果車企在車主大規模投訴/媒體發布負面報道/監管部門發出指令之后才召回,消費者會認為企業有推諉抵賴之嫌。”
但是調查也發現,召回事件對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購買意愿有較大影響,在沒有經歷過召回事件的受訪群體中,83%表示召回“一定會”或“可能會”影響他們對相關品牌的購買意愿。但在經歷過召回事件的群體中,這一比例大幅下降至57%。
易車首席技術官朱磊認為:“汽車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產品,涉及上萬個零部件和很多生產環節,少量汽車出現一點產品缺陷是難以避免的,與產品質量好壞并無直接關聯。當消費者對此認識不足的時候,他們對品牌的信任度和購買意愿必然會受影響;而當他們對召回機制有較為清楚的認識時,召回的負面效應就會大幅減小。這也是為何購買意愿在經歷過和未經歷過汽車召回的群體中的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消費者對現行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總體評價積極,有65%受訪者表示“現行制度很好地保障了消費者權益,保障了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另有超過一半(52%)認為現行制度有效約束了廠家行為,主動召回的車企正“越來越多”。
在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超過半數曾投訴過汽車質量、服務等問題,近七成(68%)表示投訴得到了“ 順利解決”。有過投訴經歷的消費者對“投訴的便捷性”滿意度較高(7.0分,滿分10分),對“投訴處理速度”滿意度較低(6.3分)。
此外,相當比例(65%)的受訪者聽說過自己的汽車品牌發生過召回事件,且有6%經歷過汽車召回。有過召回經歷的受訪消費者對“召回處理的服務態度”滿意度較高(7.6分),而對“處理的繁復程度”滿意度較低(6.5分)。
我國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于2004年正式頒布。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全國汽車召回總量超過800萬臺,2017年中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數量已首次突破2,0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