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4月27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02GW ,其中,中國去年新增裝機達53GW,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預計2018 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55-60GW,持續領跑全球。與此同時,中國光伏產業與農、林、牧、漁等眾多產業的融合創新能力也令世界刮目相看。
為持續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良性發展,充分發揮產業的帶動能力,加快多元化跨界融合,樹立技術與模式的先進典型,中國改革報社攜手江蘇省寶應縣政府,于2018年5月10日-11日在江蘇省寶應縣舉辦“第三屆中國光伏+ 創新發展論壇暨領跑基地技術交流會”,誠邀業界同仁發掘光伏與多產業融合的綜合效益,共同探索光伏領跑基地的中國智慧。
本次論壇以“跨界創新 智贏未來”為主題,體現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精神,總結“十三五”規劃以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光伏產業與建筑、環保、農業、扶貧、交通、儲能等領域的跨產業結合模式,光伏的發展及應用已進入多元化、分布式融合的新時代。
另一方面,國家自2015年實施光伏領跑計劃以來,光伏領跑者基地就成為展示我國光伏技術發展和產業模式創新的代表性示范項目,廣泛采取了光伏+采煤沉陷區治理、光伏農業、林業,漁光互補等多元化光伏跨產業結合的綜合應用模式,通過光伏先進技術應用與產業互補綜合效益的提升有力地促進了光伏度電成本的快速下降。
作為以先進技術創新為主要特征的光伏領跑者基地在我國一直呈行業風向標,領跑者示范項目不僅改變了所在地的能源產業結構,更把綠色環保的能源理念融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通過光伏產業領跑者計劃,引導整個光伏產業從同質化競爭的狀態,朝著高效、科學、嚴謹、優質的方面轉變,促進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光伏+ ”通過多元化的應用,提高了光伏的綜合利用效益,也是多種能源的綜合利用結合。其中,光伏+水電、風電、火電,充分利用太陽能和風電在日內和季節間變化分布上的互補性以及水電、火電的調節能力,擴大風電、光伏消納范圍,對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光伏+電力體制改革,在部分高電價地區首先開展探索,能有效降低用戶成本,推動電力市場化機制建設,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市場活力。光伏+互聯網+大數據,則通過對接我國光伏建設需求和產業建設能力,優化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模式。
以“跨界融合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光伏+ 創新發展論壇暨領跑者基地經驗交流會”2017年5月2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家相關部門、行業專家、光伏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檢測機構、認證單位及相關主流媒體等1000余人出席,與會嘉賓就探尋光伏行業發展本質、把脈行業發展規律、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與跨界融合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度剖析和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