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架構:養在深閨人未識
深圳2009年12月1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對于大多數中國美企業來說,企業架構也是個模糊而遙遠的名詞。2009年5月19日,The Open Group 中國分會正式成立,金蝶成為 The Open Group 中國分會主管單位,負責引進和推廣國際企業架構、SOA 參考架構、分布式系統管理、軟件可靠性等標準。而不久前,金蝶正式推出 EAS7,并強調這是全球第一款融合 TOGAF 標準 SOA 架構的企業管理軟件。
(Logo: http://www.sjzhexin.cn/sa/2009/03/25/200903251830.jpg )
企業架構,對于中國許多 CIO 而言確實是個新鮮詞。在北大 CIO 班中,調查顯示59%的 CIO 表示對企業架構一無所知,有34%的 CIO 聽說過企業架構這個詞,17%的 CIO 聽說過 TOGAF。企業架構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業務架構和 IT 架構。其中業務架構是把企業的業務戰略轉化為日常運作的渠道,業務戰略決定業務架構,它包括業務的運營模式、流程體系、組織結構、地域分布等內容;IT 架構是指導 IT 投資和設計決策的 IT 框架,是建立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藍圖,包括數據架構、應用架構和技術架構三部分。而中國的企業則大多跳過架構這個環節,直接進入了 IT 項目這個層面,重復投資、信息孤島等現象就是這種模式的必然后果。
由于TOGAF 的開放性,它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2009年來到中國。在專家向學員介紹了 TOGAF 的相關知識后,對 CIO 如何評價 TOGAF 做了調查,18%的 CIO 表示該方法論非常好,64%的人表示好,11%的 CIO 表示一般,僅有7%認為沒什么用。
長期以來,中國的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有一種習以為常的看法,即把“信息化”當作若干“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總和。但這種“項目導向”的信息化建設方法,總是在日趨復雜的技術變化和業務需求面前,落入尷尬的境地。發現信息化建設的合理結構,如同發現“基因”一樣,是探索可持續發展信息化的關鍵問題。這一“合理內核”在國外稱為企業架構 (Enterprise Architecture),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套比較系統的理論和方法論體系。
金蝶表示,金蝶 EAS V7.0為金蝶和 The Open Group 攜手合作后,以 TOGAF 架構為指導對 IT 和業務進行全新架構的 ERP 產品。該產品秉承60萬家中國企業的較佳管理實踐,積極吸收各行業成功客戶的中國管理模式以豐富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