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0年2月12日 /美通社/ -- 2月11日,杭州環特生物發布了致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研發企事業單位的一封信,表示將免費提供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技術支持,內容如下:
尊敬的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研發企事業單位:
疫情當前,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封城不封心,隔離不隔愛。
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你們正在積極研發各種抗新冠狀病毒藥物包括感染者愈后康復的藥劑。
環特生物無法像醫護人員那樣直接奮戰在與疾病斗爭的前線,也無法像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那樣奮戰另一條戰線。但我們作為一家生物高科技企業,經過嚴謹調研和科學實驗后發現
我們研發的斑馬魚新技術可以為研發抗擊疫情的藥物提供技術支持。請您閱讀完下面的內容,并轉發給您知道的在從事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研發的人員,環特生物將開放我們的專利技術,為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研發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與疫情賽跑,進行藥物篩選與評價
環特生物從事藥物研發外包技術服務(CRO)已經有近10年歷史,建立了以斑馬魚技術為核心的藥物篩選和評價體系,積累了豐富的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經驗。
2013 年,斑馬魚生物檢測技術首次用于 CFDA 臨床申報,目前,中國也有不少使用斑馬魚實驗數據申報 CFDA 臨床試驗批件的新藥研發項目。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越來越多地應用斑馬魚對臨床前藥物進行安全性與毒理性評價。
斑馬魚與常規的哺乳動物實驗一樣,能直接反映藥物在體內的藥效、安全性、吸收和代謝等特點,與人類的相似度達87%,并具有獨特的優勢:
這些優勢非常適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療與預防藥物研發的評價研究。
因為藥物研發是一項艱巨而又漫長的任務,一個新的候選藥物要進入臨床人體實驗,還需要經過前期的多道篩選、檢測和評價。在當前與疫情賽跑的非常時期,斑馬魚技術的優勢非常明顯。
斑馬魚鰾損傷肺泡損傷模型
基于前期的大量研究,環特生物曾與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合作,在國際期刊CellDeath & Disease首次發表了基于斑馬魚魚鰾來建立新型快速肺泡炎性損傷模型的研究成果。
斑馬魚的鰾和哺乳動物的肺在解剖學結構、形態學發育和轉錄模式上非常相似,在斑馬魚鰾中也可找到與人類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相應的類似物。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病毒(Poly-IC)、脂多糖(LPS)以及空氣細小顆粒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及魚膘病理結構損傷。
同時,我們還利用斑馬魚鰾損傷模型進行肺損傷炎癥通路抑制劑的初步篩選,發現,干擾磷酸化信號分子可顯著緩解脂多糖誘導魚鰾中性粒細胞浸潤及炎性損傷。
通過深入比較斑馬魚與小鼠急性肺損傷模型病理特征,發現斑馬魚鰾損傷可作為一種快速、便捷的體內肺泡損傷模型。
圖1:向斑馬魚魚鰾內注射病毒(Poly-IC)后,出現明顯的炎癥。圖中白色虛線所示為斑馬魚魚鰾,綠色亮點為炎癥細胞(中性粒細胞)。
圖2:向斑馬魚魚鰾內注射肺炎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均能引起一定的炎癥反映.1-5為不同肺炎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處理后的斑馬魚魚鰾。圖中白色虛線所示為斑馬魚魚鰾,綠色亮點為炎癥細胞(中性粒細胞)。
圖3:向斑馬魚魚鰾內注射細菌脂多糖(LPS)后,各種炎癥因子表達水平在短期內急劇升高。
圖4:篩選發現多種能夠抑制斑馬魚魚鰾部位中性粒細胞聚集的化合物. LY294002 (PI3K抑制劑, PD98059 (Erk抑制劑), SP600125 (Jnk抑制劑) 和PHPS1 (Shp2抑制劑)。
結合此次疫情,我們在斑馬魚體內同樣發現了新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密切相關的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II(ACE2)。
由此,我們確認斑馬魚魚鰾模型也可用于抗新冠狀病毒2019-nCoV的候選藥物的體內功效篩選。為了在此次全國眾志成城的疫情防控戰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決定向從事抗新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研發的企事業單位包括個人開放我們的專利授權技術,我們可以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堅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攻擊戰!
請允許環特生物免費提供抗新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技術支持,為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肺炎疫情抗戰的最后勝利而盡最大的努力!
杭州環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