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3月11日 /美通社/ --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承受巨大壓力的同時,客觀上也為之創造了韜光養晦、修煉內功的好時機。廣大管理者除了思考如何活好當下,更應該著眼企業的長遠布局。2月27日-3月7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層經理培訓部在中歐副教務長、市場營銷學教授王高的倡議和主持下,通過在線方式舉辦了五場“首席云論壇”系列活動。眾多優秀校友企業家分別從醫療創業行業、首席財務官、首席營銷官、家族企業、總經理等視角就企業在疫情中面臨的困境以及應對之道積極開展探討,解讀疫情帶給企業的變化,分享企業實踐中的應對之策。
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再度成為廣受關注的行業“風口”,以其“物理隔絕”、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優勢成為傳統就醫的暫時性替代方案。當疫情過后,互聯網醫療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會發生改變?中歐智慧醫療創業課程(SHS)第四期校友、上海坤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濤認為,“短期來看,大量的線下診療被迫轉為線上,導致線上流量激增。長期來看,公眾會逐漸培養出新的就醫習慣,互聯網醫療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遇。”張濤還表示,“未來將會出現更多小而美的醫療機構,醫生、患者、醫療機構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連接,資本對互聯網醫療也將有更多的投入。”
前段時間,餐飲業面臨的現金流困境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事實上,這也是眾多企業在這段特殊時期遭遇的現實問題。2020年預算忽然“失算”,企業該如何應對危機?中歐首席財務官課程(CFO)2018校友、和君恒成咨詢顧問吳寧認為,“疫情之下,CFO應挺身而出,扮演‘CEO首席解釋官’的角色,實現高效協同。”吳寧還強調了現金預測的重要性,“從現金的預測上能夠發現很多問題,比如人員結構、成本管理、風險管理、協同管理等。”
關于品牌和營銷如何穿越特殊時期,中歐首席營銷官課程(CMO)學術主任王高教授帶領八位企業CMO,從“擔當、應對、突破、反思”四個主題展開了一場聚焦營銷視角的線上討論。王教授在談到CMO們的應對時指出,“優秀的企業不僅能夠應對疫情的沖擊,更能夠轉危為機,謀求長遠發展。”中歐CMO 5班學員、蔡司光學(中國)銷售公司營銷副總裁楊曉光在分享中表示,“每一次危機都會促使人們對商業模式進行新的思考。本次疫情讓人們意識到數字化戰略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的必選題,產品要向方案化加速轉變,企業的組織變革迫在眉睫。”
疫情之中,眾多校友企業都在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在題為“疫情之下,家族企業的思考”的在線論壇上,中歐家族辦公室首席架構師課程(FOP)4班學員、新希望集團聯合創始人、新希望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巍,講述了家族企業如何成為公益慈善領域的一員,將家庭的小愛轉化為對社會的大愛。疫情發生后,新希望集團也積極捐贈防疫物資,并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作。
企業在防疫的同時也要實現有序的復產復工。在這場“危機大考”之中,作為企業“掌舵人”的總經理要怎樣保證員工安全的同時又維持好公司業績?中歐總經理課程(AMP)45班學員、上海智匯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卞愛霞從一家全球化業務的中小企業的實踐出發,就如何在第一時間實現復工,如何與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物流溝通,以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等問題展開分享。
中歐高層經理培訓部首次舉辦的“首席云論壇”收獲了來自校友和觀眾的眾多好評和熱烈反響。高層經理培訓部還將根據熱點內容定期推出后續活動,歡迎關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公眾號與“中歐EE”公眾號,回復“云論壇”獲取預告與回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