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3月5日 /美通社/ -- 近日,國內知名IT性能管理廠商天旦發布ARM版BPC。至此,天旦BPC已適配國產主流服務器、操作系統與云平臺,加速推進國產化適配戰略。
1979年,中國金融史上第一臺系統服務器(IBM3032)在香港投入使用,IBM大機自此進入中國金融市場;2015年,出于國家信息安全考慮,金融業計劃按照自主可控與漸進替代原則進行國產服務器替代化方案;2016年,《“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實現從IT底層基礎軟硬件到上層應用軟件全方位的自主可控。
信創產業包括芯片、基礎硬件、操作系統等,它既是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基礎,也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從上世紀開始,為擺脫國外技術與政策的掣肘,國家大舉推進國產芯片、服務器與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的研發,開啟了打造中國“芯”的漫漫征程。
ARM架構 VS X86架構
CPU作為服務器的核心,一切軟件程序都需要經過CPU內部的微指令集來進行操作與執行。過去,從IBM大機CPU,到INTEL CPU、AMD CPU等,國外服務器巨頭長期占領著國內市場。自2002年龍芯1號面世,歷經數年艱辛探索,目前國產CPU產業已初具規模。
X86、ARM、MIPS、Alpha是國產CPU的四種主要架構,從基本邏輯角度出發可分為兩大類:“復雜指令集”與“精簡指令集”,即“CISC”與“RISC”。其中,X86架構屬于復雜指令集,而ARM、MIPS與Alpha架構屬于精簡指令集。就市場應用來看,基于X86架構與ARM架構的產品占據著國產服務器的半壁江山。
過去,X86架構的CPU,處理器一般有64或80個核,作為復雜指令集,指令較為復雜,單核功耗相對較大,多用于PC端;ARM架構的CPU,作為簡單指令集,指令相對簡單,單核功耗也相對較小,多用于移動端。而現在,最新的ARM架構系統采用了異構計算的big.LITTLE架構。在big.LITTLE架構里,為了調度方便,處理器的核可以是不同類型,一部分可以作為大功耗的核,另一部分可以作為小功耗的核,且處理器中同一個核可以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耗。
除此之外,為滿足移動設備64位計算的需求,2011年ARMv8 64位架構面世。ARMv8采用兩種執行模式,即一個運行32位代碼,一個運行64位代碼,處理器可以在兩種模式中自由切換,充分滿足信息處理的需求;而起初X86架構沒有64位版本,在AMD開發設計出X86-64后,INTEL也開發出IA64以應對64位計算的需求。
響應信創戰略,ARM版BPC適配主流國產服務器
數據中心是金融業信息技術應用較為復雜的體系。從IT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軟件,每一個環節都支撐著交易市場的穩定與國家金融信息的安全。為響應國家信創戰略,加快國產化替代步伐,金融業率先在數據中心展開國產服務器替代方案。由于歷史原因,國內金融業多數服務器由國外產商提供,CPU多為X86架構。隨著五大行與股份制銀行進行國產化替代,國內廠商相繼取代了INTEL、AMD等國外大廠,服務器架構也從單一的X86架構向X86-64、ARM等多元發展。
為保障廣大客戶在國產化替代進程中的業務連續性,維護國產化操作系統與業務系統的安全可控,天旦展開了對國產CPU、操作系統與云平臺的全方位適配工作。經過數月技術試驗、平臺遷移與產品適配,ARM版BPC發布。
ARM版BPC適配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鯤鵬CPU,其采用最新的ARMv8版本,引入64位AArch64架構,并保持了32位兼容性,同時可以支持Docker,K8S等環境,并適配國內領先的UOS操作系統。
至此,天旦BPC已經兼容眾多國產主流CPU平臺及操作系統的云平臺:
2020年7月,天旦受邀參加華為HC大會,榮獲“2020華為金融行業全球卓越合作伙伴”;同年,天旦成為中國信創工委會委員單位,攜手華為等國內先進廠商提升性能監控軟件的技術研究、產品適配與產業協作能力;2021年伊始,天旦榮獲數億元C輪融資,不斷加大國產化設備的技術研發與投入。此次ARM版BPC發布,既是天旦響應國家信創戰略的實際舉措,也是天旦自身科技實力的體現。未來,天旦持續進行ARM平臺的技術研發與產品探索,幫助更多客戶實現國產化IT設備及系統的性能管理,與國內信創廠商積極合作,為國產化信息技術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