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0年5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日前,2010年 ACCA 華南區高校財會論壇在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隆重舉行。來自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湖南大學、集美大學、貴州財經學院、云南財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大學財會類相關專業的領導和老師們,以及來自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萬寶盛華(中國)、 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雇主代表們聚首一堂,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共同探討了當下財會類大學生的培養以及職業化教育問題。
ACCA 廣州代表處首席代表袁哲女士提到,21世紀的財會專業人才早已非傳統意義上的“賬房先生”。目前很多企業中的財務人員需要參與到企業的戰略決策,所以企業對于財會人員的需求早已不同以往,他們更多地希望大學能夠把會計學專業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應用人才。而很多外企或者有海外業務的大型國企、民企更加要求財會人員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方式。目前國內很多院校其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是既通曉國內外會計準則又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會計專業人才,力求培養管理領域的“專才”和會計領域的“通才”。因此他們會選擇與 ACCA 合辦成建制班,把 ACCA 的課程融入到大學會計專業的教學大綱中。ACCA 也很高興能夠與高校展開深入的合作,攜手合力培養新型財會人才。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胡玉明教授作為主講人之一與在座嘉賓分享了暨南大學 ACCA 班的教學經驗,也以其獨到的見解暢談了21世紀需要怎樣的會計人才,以及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如何增強自身的職業發展潛力。他認為,整個會計學專業應該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而另一個就是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暨南大學會計系就是通過開設 ACCA 班來實施上述“兩個結合”?!癆CCA 班培養的是中國的學生,但用的教材都是 ACCA 的教材。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的問題;而 ACCA 也跟我們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正好不謀而合。未來我們將繼續沿著這兩個結合去發展。ACCA 班同學們所接受的國際化教育和英文,尤其是專業方面的英文優勢,使得他們在校內很活躍,而他們的就業情況也一直很好,希望他們日后能夠繼續用會計實現人生和社會價值?!?/p>
廈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陳漢文教授也與嘉賓們分享了廈門大學 ACCA 成建制班五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廈大會計學系開展 ACCA 成建制班教育的豐富經驗與心得。他提到,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世界五百強有很多進入中國,中國企業也向海外發展,兩方面都要求會計人員在專業知識以及英語能力方面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這對于未來會計本科生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企業越來越需要既了解國際財務與會計慣例,英語水平也非常高的學生?!币虼?,我們當時就想到設計出一個采用英文體系的國際會計班。我們覺得 ACCA 整個的課程和考試體系都非常貼近市場需求,于是直接把ACCA這個體系納入到我們的教學大綱中,輔之以其他教學內容,與 ACCA 合作開設了這個國際會計班?!睆B門大學 ACCA 成建制班兩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喜人,優勢明顯,有一半以上同學都進入了國際公司工作,還有不少同學留學海外。陳教授認為,ACCA 成建制班的開設使得廈大會計系基本上達成了國際化的目標。
在下午的論壇環節中,來自企業界的知名雇主代表也從企業對財會人才需求的角度與在座的高校教育界人士一同探討大學生的職業化教育。
ACCA 華南區專家指導小組首任主席,德勤華南區稅務副主管合伙人,ACCA 資深會員張凡先生從合伙人的角度看四大的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張凡先生認為財務人員的職業生涯需要的素質包括: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技巧、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協調組織能力以及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積極肯干,而這些都是當今80后的大學生要加強的地方。
萬寶盛華(中國)華南區總監廖繼斌先生提到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對財會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會計/財務人員首次進入十大短缺人才之列,但是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在記賬和報告功能,更多的是要求財務人員能夠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比如為企業提供預測、監控、分析以及為企業決策層提供客觀事實依據等等戰略職能。廖先生提醒大學生要明確自己優勢和劣勢,才能了解今后的發展重點并應及早做好職業規劃。
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裁饒俊先生也提到大學生應該認知自我,建立開放、務實以及謙虛的職業心態,恰當處理人際關系,建立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才能再企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