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10月28日 /美通社/ -- 2021年10月19-20日,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與運維峰會(離散制造行業)在上海中油陽光大酒店正式拉開序幕。本次活動由ICT-Event主辦,思科、羅森伯格、ALVA Systems、格蘭富、清研訊科合作支持。超過220多位來自離散制造行業工廠運營與信息部門的領導出席。300多位離散制造行業的專家和領導報名參加。共同探討工業4.0下的燈塔智慧工廠的建設與運維之道。論壇從賽迪(上海)先進制造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傳亮的演講正式開始。
陶院長提到智能制造“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智能制造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關乎我國制造業的全球地位,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作用。發展路徑關鍵要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和產業集群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統。
格蘭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的專家沈燕敏介紹了如何通過智能控制及對其相關參數的運行數據在線監控來實現節能;ALVA Systems的副總裁張正勇帶來了《重塑智慧工廠中的人員價值 — AR增強現實賦能數字化落地》的主題分享,詳細介紹了工業AR應用如何進行落地;格創東智的王錦博士帶來了《工業互聯網助力泛半導體制造數字化轉型》的主題分享,介紹了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凝聚了TCL集團的智能制造最佳實踐,幫助制造企業打造統一的數字化賦能平臺。
作為工業交換領域領導者,思科(中國)有限公司的跨國企業部技術總監李穎宏帶來了《思科IT/OT融合數字化架構》的主題分享,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網絡和應用將IT和OT進行更好的融合。新(工業)“自動化”離不開新(網絡)“自動化”,思科IT/OT融合網絡架構,實現一網到底,全網端到端可視。統一的安全策略和微分段實現工業網絡安全保障。軟件定義網絡架構實現工廠全網絡高效運維、快速排障。幫助制造企業建立起一張自動化、全智能、高靈活性的IT/OT融合網絡,與客戶工業4.0的愿景保持一致。
峰會下午來自京東方智能工廠事業部副總經理劉全山分享了京東方智能制造的最佳實踐,分享了BOE的智能制造藍圖及推進方式;友達智匯平臺技術總監王瀟女士帶來了《數據驅動的新制造體系》的主題分享,介紹了友達光電(臺中)燈塔工廠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并且降低用水量和碳排放量;羅森伯格的技術市場經理Jorge Mendoza分享了數據基礎設施管理的工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設計和優化物理網絡和通信基礎設施。
下午茶歇后來自高力國際的項目管理副董事總經理Francois Daugny介紹了BIM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產業和工業設施中的應用;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曉平介紹了非夕的自適應機器人在離散制造行業的應用實例,更好的幫助制造企業實現柔性化生產;隨后的小組討論環節分別邀請了中國電子系統技術副所長,華星光電工業工程總監,高力國際項目管理副董事總經理,羅森伯格技術市場總監就智慧工廠的工程與項目管理的話題進行討論。議題涉及到低碳節能,工業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項目的運營管理。從工廠業主方,工程總包方,項目管理和設備提供方各個角度回答在場嘉賓關心的話題。
峰會第二天上午第一個分享上汽通用技術經理曹力基于豐富的現場經驗分別就上汽通用的智能生產,智能維修,智能物流與智能質量進行詳細的介紹。博世互聯工業事業部總經理賈睿萌分享了博世數字化轉型之路,介紹了博世在蘇州/無錫兩座燈塔工廠的情況。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的制造在線運營高級經理孫鈺棟帶來了《上汽大通基于C2B智能定制的工業4.0燈塔工廠實踐》的主題分享,介紹了基于C2B智能定制的柔性化生產的實際應用給企業帶來的價值。Hitachi Vantara首席數據科學家Dr. Wei Lin以遠程連線的方式介紹了如何用AI分析海量的工業數據。
峰會第二天下午來自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產品與工業數字化副總裁任瑾女士分享了沃爾沃汽車智能制造的最佳實踐,分享了沃爾沃汽車如何使用各種技術應用在整車的生產制造環節。清研訊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業行業總監閻茂偉分享了室內定位技術和其在離散制造環節的應用。360工業互聯網安全研究院總監祁貴林梳理了國內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應用情況,從多個角度介紹了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的理解及部分方案。鼎甲科技業務總監徐文武介紹了災備行業現狀與解決方案。
兩天的峰會主題圍繞離散制造行業的智慧工廠的建設與運維,干貨滿滿,與會各方均表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活動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