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11月8日 /美通社/ -- 領星生物自主研發的無創監測腫瘤進展的國際發明專利獲美國專利局授權。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監測腫瘤進展的方法,利用臨床全外顯子組測序(CWES)技術對患者腫瘤和血液對照進行基因檢測,獲得該患者腫瘤基因譜的全貌;并通過獨創的CSMT算法構建腫瘤特異的DNA突變指紋譜,設計和定制患者特異性的監測panel。使用該個體化定制的ctDNA panel定期對外周血中的ctDNA豐度進行檢測,可以監測血液里的腫瘤微小殘留(MRD),腫瘤負荷和腫瘤耐藥。
該技術從2015年開始研發并完成,2016年進行國際PCT專利的申報,歷經5年,領星終獲美國專利局授權。領星是國際上較早做出根據患者腫瘤組織的WES檢測定制多重PCR擴增子panel監測腫瘤進展的技術開發和應用的企業。
此發明專利開發了一種基于ctDNA的泛癌種MRD評估和動態監測方法,前期采用配對臨床全外顯子組測序(CWES)技術,能夠覆蓋腫瘤基因譜的全貌;并通過獨有的CSMT國際專利算法構建腫瘤特異的DNA突變指紋譜,據此設計和定制患者特異性的監測panel。使用該監測panel定期對外周血(或其他體液)中的ctDNA豐度進行定量,從而評估MRD水平。同步收集患者的的影像學檢查結果、治療數據和預后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對MRD與影像結果、臨床特征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和驗證,以確定最佳參數,最終實現基于ctDNA的泛癌種MRD評估和動態監測。
目前,MRD的臨床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各項研究納入的腫瘤患者數目不多、類型有限,大部分研究主要基于固定panel技術對ctDNA進行檢測,缺乏大規模、多范圍、強有力的臨床證據支持。但據多家企業及業內專業機構預估,MRD檢測每年將擁有1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國內外各大檢測公司均在MRD領域進行布局且競爭日漸激烈,例如美國Natera使用的Signatera技術,在結直腸癌,乳腺癌,肺癌及其他癌種中完成并發布MRD檢測結果,同時在國內與華大基因進行合作,全力推動MRD檢測產品在中國的上市與應用。這是一款采用tumor-informed方法的代表性產品,而領星生物早在2016年即推出此方法。
領星自主研發出這種基于ctDNA監測的MRD評估和動態監測方法,具有微小殘留病灶評估、腫瘤進展監測、用藥療效監測等臨床應用價值,且取樣方便,可以定期實施,實現MRD的動態監測。核心技術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查新具有較強的新穎性,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可填補國內腫瘤MRD評估和動態監測技術的空白。技術壁壘較高,不容易被輕易模仿與超越。
領星ctDNA監測血液中腫瘤負荷的國際專利為基于ctDNA的MRD評估方法的臨床應用提供大量、多癌種、強有力的證據支持,幫助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更加個體化和精準的治療,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產研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