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11月7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默克持續貫徹"未來每刻,都有默克"的主題和理念,全方位展示旗下生命科學、醫藥健康、電子科技三大業務和創新中心的前沿科技、創新產品、先進技術與解決方案,并宣布多項本土合作計劃,以進一步彰顯默克"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的堅定承諾。
作為德國總理訪華商務代表團成員,默克執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葛麗鶴(Belen Garijo)表示,默克深耕中國市場89年,中國已成為默克全球的重要戰略市場和增長引擎。得益于進博會這一開放共享的國際平臺,近年來默克中國的業務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值此進博會及中德建交50周年契機,默克將持續加碼布局中國市場,與更多中國合作伙伴一道,為深化中德、中歐經貿合作增添動力,堅定支持全球化,攜手應對國際挑戰。
"借助進博會‘溢出效應',今年默克重點聚焦‘生物融合'新趨勢,并分享革命性裨益與洞察,這與中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任務高度契合。"默克中國總裁安高博(Allan Gabor)表示,"默克將充分利用自身三大業務所具備的生物融合相關的獨特優勢、專業知識和全球資源,持續與中國本土創新生態圈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生物融合跨領域創新,以增進人民福祉,助力‘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結合了生物科技、數字技術與材料科學等跨領域學科,在提高科學研究效率的同時,推動相關產業實現產品創新和制造能力升級。在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下,生物融合在全球及中國增長勢頭強勁,前景廣闊。
默克發揮自身優勢,在生物電子、數字孿生和轉化醫學三大生物融合應用領域探索更多市場機遇。在生物電子領域,默克正在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具有神經記錄和刺激功能的生物電子治療系統,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默克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于智能制造以提升產能,同時加速臨床試驗并降低成本;在轉化醫學領域,默克透過多種生物醫學數據庫串聯,從藥物探索、早期測試到臨床試驗,更精確地找到治療標靶、病人族群等,得到對藥物研發的關鍵洞察,從而助力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醫療理念。此外,默克創新中心于2021年設立了針對類器官領域的研究資助計劃,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成功獲得資助,與默克合作研發新型生物打印類器官,以實現高通量藥物發現。
默克中國總裁安高博,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默克集團技術創新和實施副總裁Steven Johnston,默克生命科學生物醫藥檢測服務生物安全運營中國負責人陶菊紅在11月7日舉行的默克科技日活動上,還就生物融合對生命科學、醫藥健康和電子科技等行業帶來的潛在機遇與挑戰,賦能中國經濟發展及提升人民健康福祉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作為特邀嘉賓在與安高博的視頻對談中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在醫療創新相關領域的布局力度,為人工智能(AI)等顛覆性技術發展成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AI在醫療診斷和藥物研發上的深度參與,推動醫療健康領域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可以預見,未來二十年,AI+生命科學趨勢對包括默克在內的科技企業、學術和科研人員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
作為探索生物融合未來趨勢的先行者,默克將以前沿技術為基點,攜手合作伙伴積極參與并融入本土創新生態,以其國際領先的科技實力持續為更高質量、可持續的中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