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2023年6月7日 /美通社/ -- 近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釣源古村的“釣源客廳”發起了一場“釣源客廳-鄉村振興交流會”。本次交流會以"生命因鄉村而豐盈,文明因鄉村而復興" 為主題,展開了一場高質量的關于鄉村振興與美好生活相關話題的討論。
2023年6月4日至5日在釣源·十里芳菲舉辦的此次交流會,聚焦鄉村的全要素發展模式,與會嘉賓深度探討鄉村的有機治理、有機生產、有機生活、村落與文化、村落與科技、村落與生活美學等話題。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委副書記、區長羅青球分享了堅持"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優、小而強"的農業發展定位,堅持"以城帶鎮、以鎮帶村、城鄉融合、鎮村互促"的鄉村建設思路。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釣源客廳 -- 鄉村振興交流會"勇于打頭陣、作示范。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委書記尹冬茍演講主題為《釣源模式的思考與探索實踐》,提出"釣源鄉村振興交流會"的含義,并指出符合釣源實際的發展路徑。促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要注重業態多元植入、生態系統治理、人才招引育用、推進共治共享。務必講好古村活化"釣源故事",探索鄉村振興"釣源模式"。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王峻演講主題為《懷揣理想,共建美好鄉村》,演講主要分享了新時代賦予美好鄉村的新內涵,即為新的價值取向、新的城鄉關系、新的經濟形態、新的運行機制以及新的文化形態。分別從理念、手法、原則、路徑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共建美好鄉村。
十里芳菲董事長張蓓女士分享主題名為《生命因鄉村而豐盈》,闡述了“村落”的新意義是“生命力修復的能量場”。鄉村的發展,引入新的非傳統農業要素,把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的直采平臺移動到鄉村,使鄉村成為產供需一體的綜合服務體,從而促進鄉村資源稟賦與外界的接觸,升維鄉村產品的價值。這些新要素的引入,不是對傳統農業要素的排斥,而是相互加持、激活和升維。
交流會上,多位鄉村振興的專家與實踐者發表演講,深入探討了鄉村振興的多個方面,從治理、農業、產業、生態、傳承、文化、科技到生活美學,不同領域的專家們帶來了豐富的思考和經驗分享。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偉演講主題為《鄉村與農業的永恒價值》;國際有機農業專家、微生物應用、植物病害生防專家Kasem Soytong教授演講主題為《綠色循環的有機村落》;全息自然農法實踐推廣者何以興農先生演講主題為《鄉村的規劃及價值管理》;漢聲雜志社總策劃黃永松先生演講主題為《鄉村與傳承》;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胡海波院長也發表了《喚醒沉睡資源:鄉村創新創業的新路徑》的主題演講。
這些討論和交流不僅豐富了鄉村振興的認識,也為鄉村振興事業的推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讓鄉村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最后,江西省吉安市委副書記肖玉蘭提出鄉村振興學院的全覆蓋,培養更多新興農民,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吉安"樣板,走出一條釣源古村保護村開發與鄉村振興的完美路徑。
“釣源客廳”是由未來鄉村發展聯盟、十里芳菲聯合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鄉村振興學院,在釣源古村發起的一場鄉建人的團聚,聚集一系列關于“鄉村復興”的專業論壇及系列體驗活動。以“生命因鄉村而豐盈 文明因鄉村而復興”為愿景,以"鄉村、智慧、文明、志愿"為關鍵詞,主張全球廣大鄉村愛好者自愿參與及發起論壇主題和系列體驗活動,共創共建一系列鄉村復興的高質量話題,匯集中國鄉村振興思想與實踐,形成一個百家合鳴的思想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