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不荒看薪水,招不招到人看雇主品牌
上海2011年2月2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國內較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NASDAQ:JOBS)今天發布春節后國內人才市場供需走勢:前程無憂2月9日-2月19日期間日均招聘職位達到171萬個,比2010年同期增長22%,“用工荒”由短期集中爆發發展為長期缺口,用人需求從節前短期急用轉變為長期儲備。目前,人才招聘最旺的五大行業分別為,房地產開發、計算機軟件、互聯網/電子商務、機械/設備/重工和快速消費品;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仍為人才需求最多的城市;民營企業用人需求占60%以上。
雇主招聘長期“備荒”
盡管與2010年春節后第一周招聘崗位激增40%相比,2011年春節后的崗位增量顯得溫和,但是根據前程無憂的統計數據,2010年12月開始,企業的招聘職位就從日均140萬個不斷攀升,2011年1月份至今一直保持在日均160萬個以上。使得 www.51job.com 整個2010年在“金三銀十”之外,在12月多了第三個招聘高峰。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說,預見到農民工春節返鄉后的流失,不少雇主早早采取兩步走策略:一是在2010年底就發布招聘崗位,致使招聘高峰提前到來。不少人在節前已經找到新工作,春節后返城就直接奔赴新雇主。二是在農民工返鄉前,很多雇主在企業內安撫原有員工,許諾增長工資,改善用工環境和一線工人的食宿,并獎勵員工舉薦新員工。與此同時,考慮到用工量大、員工流動率高,甚至可能出現集體離職現象,不少制造業雇主已經做好長期招聘的準備,即企業將長期、持續招聘,并作適量儲備。
春節前十天職位排行 | 春節后十天職位排行 | ||
城市 | 行業 | 城市 | 行業 |
上海 | 機械/設備/重工 | 上海 | 房地產開發 |
北京 | 建筑/建材/工程 | 北京 | 計算機軟件 |
廣州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廣州 | 互聯網/電子商務 |
深圳 | 服裝/紡織/皮革 | 深圳 | 機械/設備/重工 |
武漢 | 教育/培訓 | 杭州 | 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
成都 | 交通/運輸/物流 | 成都 | 服裝/紡織/皮革 |
南京 | 餐飲業 | 武漢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重慶 | 酒店/旅游 | 南京 | 貿易/進出口 |
杭州 | 汽車及零配件 | 沈陽 | 制藥/生物工程 |
沈陽 | 批發/零售 | 西安 | 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 |
(數據來源 www.51job.com)
數據顯示,節前用人缺口較大的物流運輸、餐飲、酒店等行業在節后需求無多大變化而房地產開發、互聯網和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用工需求迅速上升。“比起普工的不足,技工的緊缺更令人擔心。”馮麗娟認為,“高通脹”和“漲薪潮”同時壓來,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企業經營利潤,而技術工人的緊缺成為較大瓶頸。前程無憂公布的節后職位數據顯示,在行業前十位中,制造業占據三席,職位增長數較節前十天平均漲幅達到12.6%。有三年經驗以上的服裝制版、模具制作和機械裝配的技工崗位占據了近三成,比去年同期需求量增長了近五成(46.7%)。受成本和市場環境多變的影響,雇主愿意提供培訓的很少,人才主要通過“招”和“挖”獲得。
15% -- 用工荒背后的勞資搏弈
“盡管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競爭壓力大,但是很多人春節后,還是選擇回到大城市。”馮麗娟說,大城市所提供的視野和機會,相對良好的文化和法律環境,使得很多人雖然不喜歡卻無法割舍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這也使得在一線城市的雇主招聘選擇面較大,能否找到人主要取決企業的付薪能力。
以在某一工業區的上海某紡織業外企公司為例,預計到年后訂單量大增,人力資源部在去年12月就啟動了新一年的招聘方案,盡管如此,從節后一周的員工到位率看依舊缺口很大。“不要說技工,就是普通的工人,2500、3000元的工資還不一定能招到。”招聘經理章先生透露:“用工‘荒’是有的,的確有人返鄉后不出來或者尚未出來。但根本原因還是工資太低,老板給的薪酬預算就這點,沒有錢,自然招不到人。”而在同一工業區的另一家座椅制造公司,開出的月薪是3500-4000元,技術工人的薪酬更高,每天有200-300人報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馮麗娟說,“用工荒”備受關注,加上通脹預期,令不少人在找工作時,對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要求。盡管多數企業已經預料到今年的用工成本增長,但一線員工的月收入增幅主要集中在10-15%區間內。馮麗娟提醒說,15%已經是不少利潤微薄的民營企業的極限。中國企業多處在產業鏈的下端,員工收入增長過快,將導致產業的轉移和通貨膨脹,最終將導致雇主招聘意愿受到挫傷。
另據前程無憂提供的數據,知名度高的企業收到的簡歷數量明顯高出,相當于平均值的2.8倍,這一數據比2010年同期的2.2又增加了不少。盡管提供了超過60%的招聘崗位,中小企業往往因為知名度不夠,企業環境、發展規劃、用工規范度、培訓有否等信息不透明,得不到求職者的青睞。可以預見,中小企業的招聘越來越難,用工“荒”主要出現在這些企業中。
行業看板
受政策影響,汽車及零配件在春節后已跌出熱門行業;同樣也是政策因素,房地產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減反升,仍然穩居第一,甚至還比節前增加8.49%。計算機軟件行業緊隨其后,而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由于團購興起和網購火熱等因素,上升至第三位。
房地產
TOP 熱職位:房地產銷售、房地產中介/交易、市場營銷
從“國八條”到“限購令”,一系列調控政策無疑給2011年春節后的樓市潑了一盆冷水,卻也加熱了房地產人才需求。一方面,高達35%的年流失和淘汰率的房產經紀,構成了地產業春節后招聘職位半數為銷售。但同時,雖然商品住宅開發和銷售受到政策“壓制”,但是不少在波動浸淫多年的房地產商早已轉向商業地產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建筑、工程、營銷策劃等職位也成為行業招聘的次重點。比如,九龍倉和恒大集團等,目前正在熱招會所、酒店總經理等職。也有地產企業表示,二三線城市項目眾多2011年房地產招聘將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輻射,現在的招聘是為了之后的人才儲備。
汽車及零配件
TOP 熱職位:技工
盡管2011年1月中國汽車業迎來開門紅,但汽車消費優惠政策取消、北京搖號購車政策帶來的輻射效應、未來用車成本增長等,讓各方對汽車行業是否將持續高增長態勢持保留態度,汽車行業人才也走出才市焦點。
節后的汽車行業,維修技工成為熱門人才。相比汽車制造和銷售,售后維修方面的技術人才還有技術和數量上的短缺,面對節后的檢修高峰就更顯得捉襟見肘。目前從51job 上來看,汽車技工多需要2-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持有技師資格證書、與客戶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會是加分條件。
服裝/紡織/皮革
TOP 熱職位:店員/營業員、店長/賣場經理/樓層管理
服裝銷售和貿易中,銷售、導購人才需求旺盛。服裝企業在國內市場銷售網點的加速布局,需要大量人員。另一方面,人才升級也使得這一行業的人才要求也日益提高。以店長為例,具備店鋪管理能力、營銷能力的同時,還需擔負起店員培訓、提升店鋪形象等工作;除了外形要求,店員更是要對時尚潮流有敏銳觸覺。
在服裝制造企業中,打樣/制版、車板工等并沒有呈現2010年“用工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