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原始森林、天鵝海、箭竹海、熊貓海瀑布、五花海、珍珠灘、鏡海、五彩池、諾日朗瀑布……這一連串名字組成了美不勝收的九寨溝。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山巒疊翠,飛瀑爭喧,尤其是金色的秋天,五彩斑斕的靜謐簡直猶如童話世界。
“九寨歸來不看水,一年四季美到尾。”九寨溝一直讓旅游愛好者們心向往之,面對平均高峰期每日接近4萬的人流量,該怎么安排這么多來自遠方的客人,是個難題,當地管理部門依托于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正在讓數字化為九寨溝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九寨溝,游客智慧旅游體驗不僅是在景區可以網上預約購票、閘機自動檢票、二維碼隨掃隨聽導游講解,輕松實現“一部手機游九寨”,還體現在觀景前后的行前預警、行中引導分流、行后社會營銷,以及智慧民宿、智慧康養、智慧停車、數字體驗館等“數字+旅游”的體驗上。而這些都得益于九寨溝景區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智慧旅游正在滿足游客吃住游的需求基礎上,實現旅游服務、旅游管理、旅游營銷、旅游體驗的全方位智能化,讓游客智享愜意文旅新體驗。
“九寨模式”數據為基
如今,旅游業在快速回暖復蘇的同時,正面臨著需求個性化的挑戰,也正因如此,國內幾乎每一個景區都在著力打造“智慧旅游”。在這眾多的智慧景區之中,“九寨模式”又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以游客為本,一個是以數據為基。
2023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5G+智慧旅游協同創新發展的通知》,提出了“以增強游客體驗、提升游客服務為核心,充分利用新技術適配更多應用場景,提供個性化、品質化、交互化、沉浸化旅游服務”。在九寨溝,智慧旅游的建設也是從服務游客為出發點,最大化方便游客,提升游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一部手機游九寨”將吃、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智能服務濃縮在一個系統中,隨時隨地玩轉九寨。
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和高滿意度服務,必然需要旅游智慧化升級。九寨溝常住人口不到7萬人,年度接待游客超500萬次,旅游人數是常住人口的幾十倍,如何保證和提升游客體驗是九寨溝面臨的頭等大事,在為涵蓋旅游資料、地理空間模型數據、影像數據等的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進行建設時,面臨著性能、可靠性、數據多樣化等挑戰:其一,平臺的數據來源涉及交通、應急、民政、人社、城管、氣象、衛生、旅游等多部門、多個行業,數據來源多、格式多,且各部門間信息共享程度低;其二,旅游旺季游客多,訂票、門禁、氣候監控等應用都對系統可靠性和性能有極其嚴苛的需求,要求大數據平臺在處理大并發需求及應急情況,業務平臺調用10000條數據時,時延小于40秒,在100%負載時,存儲的時延小于10毫秒時,依然能提供極高的穩定性,確保系統的業務連續性;其三,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數據量持續增長,要求系統在具備海量數據存儲和核心應用數據高效處理的同時,具有簡易擴展、平滑對接新設備的能力,且需要統一的管理平臺,對資源方便靈活地進行調度和管理。
為做好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服務游客,九寨溝基于浪潮信息可靠高效的集中式存儲平臺AS5500和分布式存儲平臺AS13000,部署了滿足場景化需求的數據存儲底座,助力九寨溝構建了智慧產業升級的數據基石。
數據存儲底座建設完成后,基于此構建了城市運行管理、旅游綜合管控、應急指揮調度等“一中心多平臺”的智慧九寨體系架構,打造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九寨模式”。
讓旅游“聰明”起來
隨著九寨溝的智慧旅游建設成效卓越,除了為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體驗,整個九寨溝的旅游產業正變得越來越“聰明”。
比如,基于九寨溝景區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打造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與救災系統,對景區環境監測保護及災難預警避險提供地域化、空間性的數據支撐與融合,實現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要素監測和整體保護體系的構建,各類災難發生時,可對相關資源進行追蹤、對現場情況及時掌握和調度、高可靠性進行應急通信。
今后,智慧旅游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還將充分利用云數智關鍵技術,重點聚焦智慧民宿、智慧康養、智慧停車、數字體驗館等項目的開發運營,著力打造全省民族地區“數字+旅游”產業的發展典范。
浪潮信息深耕智慧旅游行業多年,面向旅游行業數字化轉型,在旅游大數據平臺、智慧景區建設、場景數字化建設運營、目的地產品分銷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對全域旅游大數據進行實時匯聚、監測、治理和分析,全面感知旅游實時動態,輔助宏觀決策指揮,預測預警重大事件,配置優化旅游資源,保障旅游公共服務和市場運營實際需求,支撐旅游數字化轉型,場景的數字化可持續開發、運營、管理和維護。
未來,旅游數字化的程度決定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將成為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浪潮信息以數字技術構筑智慧旅游建設新圖景,正推動旅游行業向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為智慧旅游產業運營支撐提供數據基礎,讓游客旅游體驗自由自在、服務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