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攜手 優勢互補 創新機遇
北京2011年6月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6月10日,主題為“合作與創新”的“廣東省民企招商深圳推介會暨第三屆珠三角工商領袖(粵港合作)峰會”將在深圳君悅酒店隆重舉行。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宋海將出席峰會與各界代表共議粵港合作機遇,海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思民、三諾數碼集團董事會主席劉志雄、深圳市寶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杰等企業領袖均已確定出席峰會,參與討論粵港合作競爭力的提升,企業產業轉型,新技術、新模式,家族企業傳承等話題。活動當天,將有約10家不同行業的創新型企業參與項目路演,來自香港、歐美、日本的投資專家將在現場對這些項目進行點評、指導,與企業無縫對接。
本次峰會在廣東大型系列招商活動組委會秘書處、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主辦,G2亞洲投資有限公司、香港粵財控股與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協辦,得到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廣東省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支持,并得到福布斯私人資本集團(亞洲)、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粵港緊密合作、優勢互補
香港是全球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投資、市場開放、資訊流通、專業人才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珠三角則在完善的產業鏈條及配套服務、廣闊的市場空間等方面具有吸引力,雙方緊密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在這樣的基礎上,粵港要建設帶動全省、輻射華南、連通港澳、面向東南亞的綜合性高端金融服務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論壇嘉賓、匯睿資本高級合伙人梁耀雄認為,粵港兩地各自的優勢明顯并有很強的互補性,粵港合作應著眼于增強業界的交流合作,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等。
香港是國際金融之都,金融市場經過長期的發展,無論從人力資源還是監管機制都要比廣東更具優勢。通過香港這個樞紐,全球的投資者可以接觸到亞洲的新興市場,參與亞洲地區的快速發展獲得更高的回報,處于發展階段的政府機構與商業機構也可通過香港這個平臺與全球的投資者接洽。
廣東的優勢在于珠三角地區強勁的加工制造業與逐漸增長的服務業給潛在投資者帶來無盡的機遇,廣東從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國家發展改革的前沿,在十二五計劃的大背景下,需要承擔國家逐漸開放金融市場這一趨勢的任務。
廣東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更便捷
近年來,內地企業紛紛到香港、美國等地進行融資、上市等金融活動,其中,香港更是成為內地企業、尤其是廣東企業融資上市的首選。作為演講嘉賓,深圳市寶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杰將在峰會上分享高新科技如何借助資本推動發展。而對于企業赴港上市,寶德科技副總裁丘文桂認為,廣東企業在這一點上是擁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到香港上市的流程相對于國內 A 股來說,更為便捷,除了能帶來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資金之外,在香港上市再融資相對內地而言更便利,而且能夠有效地提升公司的內部治理,獲得治理溢價,同時能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同時,他指出,在上市及上市維護過程中,由于兩地法律及財務制度等的差異,企業一般需要兼顧內地以及香港多重監管,需遵循一套完全不同于內地的法律框架和監管要求,這將加大企業持續經營的合規成本。
擔任本次峰會圓桌對話嘉賓的福布斯私人資本集團亞洲區總裁林曼雅表示,廣東有很多優秀的企業打算在香港上市集資,卻往往在上市過程中被一些技術性問題攔在門外。她指出,內地財務會計制度的差異,會計記錄不全,人員缺乏上市過程的經驗,產品估價差異等,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企業借助相關專業機構的幫助,了解游戲規則,能夠變被動為主導,那能收獲雙贏。
為幫助企業了解更多赴境外上市渠道及要點,本次峰會將邀請多家香港、歐美、日本等國際金融服務機構出席,與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深度交流,為企業開辟較有效的融資捷徑。出席峰會的金融機構包括 JP 摩根私募有限公司、福布斯私人資本集團、匯睿資本有限公司、中歐資本、紅杉資本、達晨創投、IDG 創投、香港匯豐銀行、星展銀行等。
家族企業傳承向香港取經
家族企業如何實現永續經營?在家族企業尤為盛行的廣東,民營企業的繼承人大部分是家族成員,這個傳統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家族因素的矛盾一直纏繞著許多企業第一代創始人。同樣以家族企業為主流的香港,其民營企業中不乏蜚聲國際的龍頭,那么香港家族企業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企業的壯大發展如何利用香港金融服務優勢?對廣東企業而言,香港民企無疑是較好的榜樣和經驗傳授者。
將在圓桌論壇參與討論“打造百年品牌與家族企業傳承”的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黃德尊指出,在香港企業中,仍有相當多屬于家族企業,香港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大股東,而這些大股東很多都是家族參與的,這些企業除了部分由職業經理人經營管理外,仍有相當多是家族直接參與經營的。這些家族企業憑借自己的努力,慢慢建立起國際品牌,這些經驗對于珠三角的家族企業就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繼承對于企業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變動,更不是企業主在短期內的一個草草的決定,繼承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慢慢籌劃,去培訓未來的接班人。
探求粵港合作新模式
過去30年,粵港合作一貫以制造業的“前店后廠”的模式存在,而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對企業改變發展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粵港金融合作將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幫助企業成功轉型。如何利用轉型提升競爭力,如何利用轉型加強品牌優勢,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這一切無疑給一直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要發展模式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論壇嘉賓、匯睿資本高級合伙人梁耀雄對此提出,在新的發展模式下,單純靠人力密集的制造業將會逐漸向內陸轉移,廣東需要逐漸轉型發展其第三產業,發揮鄰近香港的優勢,鼓勵制造業從來料加工轉型建立有自主產權的品牌以應付逐漸擴大的國內消費需求,而香港不光作為市場的窗口,更應成為發展的動力,以資金與經驗支持廣東的發展。
廣東金融服務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珠三角將依托區域優勢,加強粵港合作,提升廣東金融國際化水平,打造橫跨珠三角、貫穿全省的金融產業鏈,與港澳錯位競合。本次峰會將匯聚政府、專家、企業三方的聲音,探討如何利用廣東區域與香港優勢,共議粵港合作的轉型創新之路。
參會報名:www.gdsme.org
官方微博:www.weibo.com/gd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