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M推出全球礦業數據集,提升采礦與金屬行業數據可靠性
- 采礦和金屬是全球性產業,但分布極不均衡,其中,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約占設施總量的45%。
- 煤炭、黃金、銅和鐵礦是礦山數量最多的初級商品,其中煤礦占比高達 43%。
- 金屬采礦與提取冶金 (冶煉廠、精煉廠和鋼鐵廠)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區。 中國以426座冶金設施位列該數據集之首。
倫敦2025年9月3日 /美通社/ -- ICMM今日正式發布全球礦業數據集,旨在解決采礦和金屬行業長期存在的可靠性與標準化數據不足問題。 ICMM正在啟動一項為期多年的計劃,旨在通過構建穩健透明的數據體系,顯著提升和重塑行業信息的質量與可得性,從而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撐,并推動圍繞采礦和金屬業在可持續發展中不斷演變角色的更廣泛討論。
隨著礦產和金屬需求不斷增長,以支撐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彌補長期存在的數據質量缺口——這一缺口長期以來阻礙了政策制定者、投資者、社會團體及行業自身形成充分知情的判斷、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規,并深入理解該行業的影響與貢獻。
本計劃的首要步驟是編制《全球礦業數據集:礦業與金屬設施全球分布解讀》報告,該報告全面梳理了全球范圍內礦山、冶煉廠、精煉廠和加工廠的數量、地理分布與生產品類。 該數據集在Accenture、Global Energy Monitor和Skarn Associates的支持下開發,并參考了其他公開1與專有來源2。
ICMM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ohitesh Dhawan表示:"ICMM的基礎數據集顯示,全球超過75%的經濟體至少與大規模采礦或礦物加工存在一定關聯性。全面了解這些設施的地理分布、類型、生產品類及影響范圍,對于推動公眾討論與政策制定、引導這一關鍵行業的決策方向至關重要。 在礦物與金屬成為能源轉型和地緣政治變革核心要素的當下,獲取可靠、全球性、全行業范圍的數據顯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我很自豪地宣布,ICMM新推出的數據集目前是全球公開可獲取的最全面的礦業與金屬設施匯編成果。 我們期望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協作,持續擴展和完善這一數據,同時正在基于該數據集編制關鍵可持續發展指標,計劃于未來數月內發布。"
國際資源小組聯合主席Janez Poto?nik評論道:"可靠、透明且統一的采礦與金屬行業數據,是實現循證決策、有效治理以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根本前提。 唯有建立在可靠數據基礎上,我們才能全面理解該行業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影響,監督進展,并確保全球供應鏈中的責任落實。 ICMM的工作是實現這一愿景的重要推動力量。"
ICMM數據和研究總監Emma Gagen博士表示:"現有全球礦業數據存在不完整、不一致、限于特定礦種或區域、或受付費墻限制等問題,因此徹底改變行業信息格局至關重要。 即便是全球礦山、精煉廠和冶煉廠的數量等基礎統計數據,過去也一直難以準確掌握。
要超越零散報告,建立一個能夠全面反映采礦與金屬行業多維貢獻及影響的可靠信息源,這絕非我們單獨可以或希望完成的任務。 我們誠摯邀請來自學術界、咨詢機構、政府部門,以及大宗商品與國家級協會的區域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彌補現有數據中的空白,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可信度與覆蓋范圍,并推進未來數據集的建設。"
基于其方法論,該數據集可能低估了全球大型采礦與礦物加工設施的總量。
編輯說明
如需全球礦業數據集首份報告《礦業與金屬設施全球分布解讀》,請訪問https://www.icmm.com/en-gb/research/data/2025/global-mining-dataset。包括:
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