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HKGFA)第八屆年度論壇今日舉行,主題為"探索氣候金融與地緣政治:轉型之策"。本屆論壇作為"香港綠色周"(9月8-12日)的開幕活動,為本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統籌的可持續發展領域年度盛事揭開序幕。
論壇匯聚了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和私人機構代表,一起深入探討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區域合作、創新和解決方案。近1,500名來自香港、中國內地、亞洲及其他地區的與會者親臨現場或以線上方式參與。
今日一連串啟發思維的討論和爐邊談話中,行業專家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的思想領袖深入探討了關稅上升和地緣政治對全球綠色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影響。他們討論了香港在引領亞洲氣候轉型中的關鍵角色與跨境綠色交易機遇。此外,專家們也分享了實現"凈零轉型"的實務策略,以及如何應用新興技術和人工智能實現高效的轉型策略。
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出席了此次論壇并擔任主禮嘉賓,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蓓博士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生。許正宇局長在下午的論壇上致歡迎詞,重點強調香港的四大核心策略,包括促進市場發展、推動金融創新、提升可持續發展透明度、培養人才和強化數據能力,以打造一個互相協作、高韌性且可持續的未來。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表示:"展望未來,香港特區和中國內地都具備優勢,能在帶領亞洲進行氣候轉型方面擔當關鍵角色。香港不僅具備條件,更肩負重任,作為區域性平臺推動標準制定、政策對話、產品創新和能力建設,特別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
馬駿博士同時宣布試行推出"HKGFA-CASI可持續金融高級研修班"線上課程,旨在支持香港擴大可持續金融領域能力建設與人才培育的使命。通過這項獨特合作,學員可以獲得自主進度培訓課程,并掌握全球與區域可持續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
在上午的爐邊談話里,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和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成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蓓博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里克?伯格洛夫博士(Dr. Erik Berglöf),一起探討亞洲在綠色貿易和綠色金融合作方面的機遇、多邊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Multi-jurisdictional Common Ground Taxonomy)的應用,和自愿碳市場的區域互聯關系。
在四場專題討論中,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成員和行業領袖分享了以下見解和實務考量:
今年初,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推出"轉型規劃知識庫",協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掌握可靠轉型計劃的核心要素,以提升相關認知與能力。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也持續致力支持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并在論壇上預覽了即將發布的兩份報告:
一、《推動香港建筑節能改造》是由業界主導的研究報告,聚焦在建筑翻新議題,并提出促進建筑環境減碳的政策建議。報告深入探討擴大翻新規模所面臨的結構性及財務挑戰,回顧本地及海外的相關政策,并就香港市場提出關鍵訴求及建議。
二、《調動可持續金融,逆轉自然資源流失》探討可持續金融在應對生物多樣性流失方面的變革潛力,強調金融機構在推動有利自然的投資中所擔當的關鍵角色。報告透過香港、中國內地及亞洲地區的案例研究,展示可持續金融如何調動私人投資,以填補每年高達7,370億美元的生物多樣性資金缺口。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致力推動全球合作及持份者參與,并獲委任為香港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咨詢小組的共同召集人,帶領市場發展和能力建構,發掘自然融資的潛力。
今年的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年度論壇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穆迪評級、法國外貿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惠譽常青(Sustainable Fitch)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