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在2025年上海慈善周期間,由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牽頭的上海慈善周社會力量專場活動——"向善一小時"在商圈、企業樓宇、社區落地,活動倡導每人捐出自己1小時的收入,或1小時志愿服務時間。植根于上海深厚的公益慈善土壤,"向善一小時"期待將慈善行為無縫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與消費之中,讓公益真正成為一種流行風尚,展現上海特有的城市溫度。
三場主題市集帶動全民參與
作為"向善一小時"理念落地的核心載體,由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三場各具特色公益主題市集于在上海不同地標商圈接力呈現,在充分結合上海本地的市集文化之余,更為市民提供觸手可及的公益參與入口:
后備箱市集點亮公益新玩法
5號晚間,長寧Art Park大融城率先拉開市集序幕。本場最大亮點在于專屬的"后備箱市集"區域。參與者可將愛車變身成為創意十足的"移動公益小鋪",通過個性化陳列吸引顧客。無論是為家中閑置物品"找個有愛新家"的環保達人,還是希望手工作品承載公益意義的創意巧手,或是想帶孩子體驗公益的家長,都能在這里找到樂趣。義賣物品涵蓋書籍、玩具、生活用品、飾品、文創手作等,鼓勵通過設計抽獎、套圈、益智問答等互動游戲增加趣味性。
愛心匯聚助力兒童營養
6號,位于浦東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的"一個雞蛋"主題市集,將公益目標清晰聚焦于"鄉村兒童營養健康"。除了同樣豐富的二手物品義賣之外,本場特別設置了豐富的互動游戲(投壺、套圈等)"特殊獎勵",并為積極參與公益的愛心人士準備了獎牌和志愿者證書,讓付出獲得更有溫度的認可。便利的交通與明確的公益指向,期待吸引更多熱心市民加入。
親子公益種下善意的種子
壓軸場次落地在浦東陸家嘴核心商圈正大廣場西區1樓彩虹大道,重點關注"城市中處境不利的流動兒童"。特別考慮到親子家庭的參與需求,在義賣與互動之余,本場為支持公益志愿者證書,旨在通過親子共同實踐,在孩子心中播下公益的種子,培養其愛心與責任感。
"一小時"公益,不止一小時
"向善一小時"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活動期間的善款籌集與物資流轉。它更在公眾心中激起了持續的回響,引發了超越活動本身的深度思考。
許多參與市集家庭反饋,這"一小時"的沉浸式體驗,成為了與孩子探討"財富與分享"、"需求與幫助"的寶貴契機,讓公益的種子在代際間悄然播下。年輕參與者則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稱:"本以為只是來‘擺個攤',但整個過程促使我思考物品的價值、消費的意義以及自己與社區的關系。"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向善一小時"正以其鮮明的特色與創新實踐,為公眾提供便捷參與通道,并在社區層面凝聚起強大的向善力量。讓"人人公益、時時公益、處處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生動詮釋了"讓公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公益惠及每一個角落"的愿景。